文/林佳谊

几年前,金城武为电信业代言的广告词:“世界愈快,心则慢”,似乎预言了未来趋势。

当科技创新不断“加速”,反而激发人心更希望寻求“减速”的事物。

这样的社会心理,在各领域催生出新的产业价值,形成特殊的“慢”商机。

例如,代表台湾快产业之一的全家超商与天和鲜物结盟,现场提供热食料理,扩大用餐区;讲究坪效的百货通路,反过来强调零售复合餐饮服务,希望能集客、留客;就连UNIQLO也与快时尚切割,重新思考如何创造新价值。

《远见》观察全台慢食、慢城、慢工艺,剖析产业转型与消费形态变化,也带你慢下脚步、拥抱不一样的生活选择。

近来许多与“快”有关的产业,发展似乎都出现了“慢”的迹象。

风光多时的快时尚产业,2015年起出现疲态。

包含UNIQLO、H&M、GAP,全球几大快时尚品牌财报都显示成长乏力、甚至利润暴跌。甫由UNIQLO台湾CEO升任GU全球副社长末永智明指出,快时尚的快速发展确实已告一段落,接下来必须思考怎么创造新价值。

2016年12月中旬,第一波冷气团南下,老牌即溶咖啡“麦斯威尔”在内湖园区搭起快闪店,当街分送免费咖啡。这股香气与当年孙越那句广告词,“好东西和好朋友分享”,是很多台湾人对咖啡的第一印象。

但不过两个月前,设立一年多的麦斯威尔广州厂才传出停产消息,反映即溶品牌市占率持续下滑的现实。

速食、快时尚、即溶咖啡,这些过去被视为方便、便宜的好选择,为什么一夕间失灵了?

社会、科技不断飙速 让人更想按下暂停键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在即将出版的新书《谢谢你迟到了》中提出一个说法。他认为,科技进步已经变得太快,人类的适应力面临空前考验,反而产生一种“按下暂停键”的需要。

书中提到,全世界最前卫、最神秘的Google X实验室负责人泰勒(Eric Teller)指出,如果把科技进步和人类的适应力,当成座标上的两条线,Y轴是“变化速率”,X轴则是“时间”,那麽这两条弧线已经正式交叉。

现在是人类史上第一次,科技创新正在加速发展,速度超越人类的适应能力,社会结构也难以容纳,大多数的人都跟不上了。

就连总是脚步最快、最先预见未来的趋势大师佛里曼也说,“因为生活步调太快,让人疲于应付,我需要慢下来。”

他认为,当机器按下暂停键(pause),就真的停止了;当人按下暂停键,人就活过来了,开始思考、想像、反省。

因此,当社会变化、科技创新不断“加速”,反而激发人心比过去更希望寻求“减速”的事物。而这种转向,让过去许多贩卖“速度”、贩卖“效率”的商业模式,可能不再吃香。

日本茑屋书店社长增田宗昭甚至提出“效率使人不幸福”。他观察当时的日本企业一味追求效率、性价比,但这种消费模式,完全不能为消费者带来幸福感。

因此他做书店转型,打造成全球最美20家书店之一。后来又打造茑屋家电,首创以生活风格来卖家电,在日本大受欢迎,每逢假日,卖场可有两万人次。

市调机构“东方在线”长期追踪台湾生活型态,发现“回归家庭”是近10年来让消费者最满足的部分;其余包含经济宽裕得以享受物质生活、享受佳肴美食、尽兴逛街购物,都是这两年来明显让消费者感到满足的来源。

政治大学企管系教授别莲蒂对此解读,这反映的是“渴望安定的生活”,因为消费者面对恶化的经济景气,对大环境与未来“不抱期望”,甚至感到个人的努力无效。

“在这种信息混乱的时代,会导致有太多的选择,其实很烦乱,很多人就会追求一些简单的东西,”10年前创办简单生活节,对文化现象有深入观察的中子创新执行长张培仁分析。

这样的社会心理,在各个领域发酵,催生出新的产业价值,形成特殊的“慢”商机,不只颠覆了速食、快时尚、超商百货、乃至于制造业也受到影响,甚至带动原本强调效率的“快产业”,全面开始向“慢”转。

速食业向慢转〉强调新鲜、有机现做 服务一样快

向慢转,包含的意义,除了速度慢下来之外,更包括重视品质、价值、在地、生态等让人更安定,更感到有意义的部分。

近几年,新世代的“慢”快餐(Fast Casual,又称“快速休闲餐厅”)品牌已在美国大量崛起。这种餐厅虽然强调服务速度快,但烹食的方式却很讲究,有餐厅水准的美食。

譬如同样是卖汉堡,Shake Shake融合“慢食”精神与“速食”做法,强调新鲜现做、有机食材,被誉为是纽约最好吃的汉堡。上季营收劲扬40%,获利增25%。

New Technomic研究也指出,慢快餐是美国经济不景气下市场销售最佳的餐厅类型,2010年至今年成长6%,幅度大胜速食店(1.9%)和正统餐厅(1.3%)。

“现代人需要吃得快,但也希望吃得好”,去年引进纽约慢快餐品牌新秀“麦笛昆”(Mighty Quinn’s Barbeque)来台的赫士盟餐饮集团总裁葛世杰,点出慢快餐切中消费者需求的关键。

超商、百货业向慢转〉提供热食料理 扩大用餐区

台湾超商密度世界第一,是快产业发展极致的最佳范例。但自从2004年统一超商CITY CAFE问世以来,便利商店似乎反过来成为城市中的“慢活”角落。

全家前年起更进一步与天和鲜物结盟,开出60~70坪的大店,现场提供热食料理,扩大用餐区,还打上晕黄灯光改变气氛。半年间业绩成长40%,全家立刻决定增辟复合店据点。

百货通路如今也都从过去的讲究坪效,反过来强调怎么黏著客人。

商发院经营模式创新研究所组长林原庆就以诚品为例,台湾百货通路一般EPS(每股盈余)大约在3~4元,但诚品却有9元,是“吓死人的高”。背后关键就在诚品用书本、餐饮把顾客留下来,让同一个人可以对百货的营收做出更多种贡献。

时尚业向慢转〉从刺激消费 走向永续循环

在快时尚失灵后,慢时尚的概念也应运而生。

无印良品近年就推出二手衣重制的支线品牌“ReMUJI”,将回收衣物经过整理,采用现代“蓝染”技术重新染制,再重新贩售。

日本读卖新闻指出,这标志著企业“从大量消费走向永续循环”的趋势。

专门观察时尚产业的商发院助理研究员王男洵分析,从无印良品的做法,可以看出大企业意识到快时尚这条路已经走到尽头,以刺激消费为手段的策略不再有效。

“新一代消费者要的不只是价格,还会考虑到价值,”王男洵说,以前时尚原本没有快慢之分,后来快时尚出现,刺激人们不断消费,衍生大量浪费、环境破坏、血汗工厂,让消费者开始反思,慢时尚的概念才相对应运而生。

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调查结果也佐证,美国千禧世代比过去任何世代都更著重生产过程的“永续性”,愈来愈喜欢有机、环保服饰。

制产业向慢转〉走向深化 重视量少质精

连制造业也从快速接单、量产制造,变成“慢”工艺。

趋势观察家詹伟雄几年前参观英国宾利汽车工厂,看到车厂工人竟然可以自己决定让生产线停下来,自己决定在工作时要采取什么样的步骤。完全打破传统汽车业流水线生产的刻板印象,令他印象深刻。

因为宾利多为订制车,很多车主会到工厂看生产的状况。工人被授权可以随时停下来回答顾客的问题。例如光是座椅皮件就有200多种花色,工人可以现场展示给顾客看,一起讨论。

“这时工人开始有非常大的创造性,而且这个创造性是来自于他自己”,詹伟雄分析,大量生产的制造业早已无法在英国生存,就连很多顶级名牌的生产也都外移到中国。还留下来的制造业,会愈来愈像服务业,愈来愈像手工业。

这样的转变是否也能在台湾看到呢?答案是肯定的。

旗下经营“好丘”文创市集的张培仁就认为,台湾年轻一代没有快速成长的经济、没有庞大的市场,很少有迅速成功、一夜翻身的故事,反而使得每个人都回来面对自己,去想自己能将什么做到最好,兼容浪漫和务实,逐渐发展出许多品质极佳的产品。

“台湾被制造业思惟的价值观绑架了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想像力的、代工的,只能将本求利。这种制造业思惟,就是现在台湾经济衰退的主因之一,”张培仁批评,但经过深化后,未来将走向一种“深经济”。

消费形态趋向个性化 企业升级脚步不能慢

当消费者开始追求更有深度的“慢”,就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就像以前没人管香蕉是从哪里来,但超商开始推广买在地、吃在地,这件事就慢慢在消费者心里有了概念,”饮食文化观察家徐仲以超商契作香蕉分析,消费者在意了,让蕉农愿意提升种植的技术与标准,就能推动升级。

对企业来说,面对渴求“减速”的消费者,更是得“快速”分析其想法及行为,才能灵活拟定各种策略与商业模式。

UNIQLO大中华区首席市场官吴品慧、全家商品部部长吴雅卿也双双认为,与其说消费者变“慢”,不如说变得更“多元”、更“个性化”,更重视价值,企业必须更灵活回应。

全球科技发展已经超乎个人能赶上的速度,只要能提供让人感到心灵安顿的产品与服务,就是新王道。

几年前金城武为中华电信代言的广告词:“世界愈快,心则慢”。看来真的是大势所趋。

【本文摘自远见杂志1月号;更多文章请上远见杂志官网】
【立即购买远见杂志1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