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文:林士蕙

工研院与资策会都曾在台湾科技发展上,达成重要成就。今年以来,却一直传出政府将整并这两个单位,究竟原因为何?

工研院、资策会,这两个堪称台湾最重要推动产业创新能量的法人研究机构,今年以来,一直陷入人心惶惶的局面。

许多人根据各种外界传言,认定新政府上台,即将大举裁并这两个法人机构。

尤其,在工研院院长刘仲明于5月19日新政府上任前夕,发布兼任资策会执行长后,这样的说法更是甚嚣尘上。

一位曾任职资策会的主管,闻言就非常伤心地私下表示,“说转型,两个变一个,就会比较有竞争力?这个逻辑有道理吗?”

将媒体报导及新政府内部人士说法交叉比对,这些传言,最早是从2016年初,新政府在商议五大创新产业政策讨论中衍生出来。

据了解,那时讨论的大多是初步提议,包括科技发展一向北重南轻,是否该把工研院的一些所分配到中南部?还有跨领域创新愈来愈多,许多法人研究单位是否应该集成?但是当时并没有人下结论,工研院、资策会这两个单位,非整并成一个才行。

不管外界是否相信,刘仲明与8月中上任的资策会新董事长郭耀煌,均纷纷否认工研院与资策会将合并。

“只是方便协调集成,”兼任资策会执行长的刘仲明,接受《远见》采访时说,澄清“兼任”的意义。

整并非空穴来风:李世光曾改革 促软硬集成

不过,整并传言或许不是空穴来风。由于现任经济部长李世光曾在2010年出任资策会执行长两年,据闻他当时裁了300人,将近资策会近两千人中的1/6。因此,许多人认定李世光执掌经济部,会继续未完的改革。

细看李世光担任资策会执行长期间,的确有不少创举。不只裁了300个行政、推广等相关人力,也把会内各所数目从五个变成八个,新成立前瞻科技所、云端软件所(在2015年两者合并为数据科技与应用所)与资安科技所。

其中前瞻所、云端所在台湾曾引领研发大数据、及国产的云端企业化应用云端Cafe,相当雪铁龙。当时李世光从美国IBM挖角回台三位大将,分别是曾任云端所所长、现为英业达顾问的王玮、现已自行创业的副执行长王可言、及现任亚洲大学副校长的前瞻所所长林蔚君。这些人也都已在李世光离开后,分别离开资策会。

一位资策会前员工指出,那段时间,李世光已看出软硬集成是潮流,殷切希望资策会转型,但因为台湾厂商太重视硬件思惟,壮志未酬。

例如一家国内智慧手机的大厂,曾委任资策会进行研究创新,当时资策会看到苹果布局App平台、iTunes,督促这个大厂要赶紧发展软件平台生态圈,却以“我们是手机公司,不是软件公司”的理由,就此无法采纳建议。

另外,由当时云端所所长王玮领军的云端Cafe计划,导入雪铁龙的云端思惟,来打造企业常用的文件库、桌面系统,一度吸引不少硬件服务器大厂合作。

但是,却很快不了了之,因为这些业者本身代工惠普等客户订单,马上被也正在转型云端的客户责备是挖墙脚,计划只有中止了。

“所以说,李世光那时都试过了,他早就了解这是环境问题,不光是法人集成在一起,就能解决,”一位资策会前高层辩护。

两单位各自为政:有分工没合作 创新全断线

在王玮离职去英业达后,资策会云端Cafe计划,就继续在经济部技术处协调下,和工研院资通所团队一起开发更完善的国产云端软件系统,分工是由资通所做底层Cloud OS系统;资策会继续在上面发展其他云端应用,有点像是两方人马去组成一个iOS系统。

但是资策会灵魂人物不见后,据工研院内部同仁指出,这案子就像剩下工研院认真在做而已。资通所团队仍专心做底层接往硬件部分,但是和资策会互动少,不太联络。

换句话说,外界舆论谈的两个法人单位集成,其实早就在整,但是处于“有分工,没合作”。

“这些都老问题了,我做科专计划审查委员时,早都知道,”郭耀煌说,这些年台湾软件与硬件集成创新没成功,是一连串的断裂问题。

包括产业界和法人合作断开;工研院、资策会彼此做事时也用功能分工思惟断开;甚至现在台湾一群软件新创公司,也没和硬件厂商接上线,大家都各自为政,要全怪资策会,并不公平。

郭耀煌进一步指出,工研院、资策会的确该转型、该接轨未来跨界创新,但是要先抓出能做的新定位、新角色,不是先莫名地把两个单位放在一起。

目前兼任工研院董事长的科技政委吴政忠,也持同样看法。

他强调,外界舆论焦点一直放在工研院、资策会,只看到软件、硬件的集成。其实现在跨界创新既多又远,像数码文创政策,要跨科技部、文化部来谈;智慧医疗,则可能跨工研院做医材团队、资策会作医疗信息系统团队、卫福部等,这些跨界集成,应该是用专案合作精神去做,没必要只为了跨个界,就把所有单位都整成一个单位。

推动改革1〉拟订新指标鼓励双方合作

既然工研院与资策会的整并不是重点,那麽该怎么改革呢?

当问到这个问题,无论是吴政忠、郭耀煌,还是刘仲明,都异口同声地说:“先检讨经济部科专计划,再说!”

原来,经济部技术处四年一期的科专计划,长久以来是引领政府科技发展政策的关键资源。工研院、资策会过往许多有前瞻性的科技发展,也都是靠科专计划经费的挹注,才得以实现。

吴政忠指出,这些科专计划,原意都是好的,是要补足产业界通常只有获利考量,只做现在能赚钱技术的缺口,由政府出钱来补助更有前瞻性的各种科技研发。

但在近年潮流鼓励跨界集成上,由于缺乏有效的评量机制,导致跨界集成无法落实。

现在愈来愈多要求跨界集成的合作计划,但就算是双方合作的科专计划,目前KPI也是各单位各算各的,没有放在一起,郭耀煌认为这是促成各单位本位主义的关键原因。

像是工研院资通所,最容易和资策会数据所、智通所业务重叠,都有在一个科专计划下挂双方团队名字,再分找差异化的技术来做。但其实只是分工,没有合作。

“跨界集成,绝不是分工,各做各就可以,”郭耀煌认为,双方用彼此不同优势去讨论激荡火花,才有办法达成综效。

其实工研院、资策会内部也都有许多从硅谷挖角回来,专业分属软件、硬件的精英,创新能量世界一流。

不过有些合作计划,也曾发生过上面长官想促成合作,但下面团队背后都批对方没做好,合作瓦解。

郭耀煌认为最好的解套解法,是推出鼓励合作的新指标,让科专计划的跨领域双方团队,共同享有。

推动改革2〉检讨科专指标勿流于形式

另外,科专计划还有不少形式化的指标,都会引导各单位只求数字漂亮,看不出创新、传播知识的真实价值。

其一,就是把这些科专计划的研讨会场次、参加人数都放入统计。以2014年度经济部科专成果数据来看(注:2015年度尚未出版),资策会的研讨会场次一年高达158场。若一年365天来算,每三天就有一场,形同活动公关公司!

像是有些会内重要活动,以前是一年一度,现在变成一年要三场,背后原因为何,去询问所内主要办理团队,也答不上来。

虽说研讨会可以交流知识创新,规模也可以小,但是,光拚出席率,已经让员工快没时间做研究。

推动改革3〉论文、专利重量也要重质

工研院与资策会论文、研究报告与专利的指标,也被许多人诟病。一位不愿具名的法人研究单位员工指出,一篇报告要做好,需要时间深入阅读、访谈,看资料来回推敲,大约一年专心做一篇,就耗尽心力。可是在各单位都在拚数字时,长官希望一年至少两篇,三篇更好,他常因此被迫简化研究。

若从一年使用研究人力数,与论文、研究报告加总比例来看,大约工研院每个研究人力,每年平均要作2.02篇国内外论文或研究报告;资策会则是1.39篇。但品质呢?

专利的审查,更模煳。目前只分国内、国外专利数,以及技转出的收入。曾有不少立委拿技转收入数字,就批判成果差。

刘仲明说,这样看专利太简略,应该要深入了解这个专利在整个产业链里扮演角色,而且有些前瞻性专利,就是没那麽快可赚钱。

他强调,专利技术再前瞻,也是可以大略看出三年后产业化的方向,不至于太抽象遥远,应该可以当作科专计划评估的考量点。

实际上,许多民间创投、或近年科技创新相当成功的以色列政府,也皆是如此来做新创投资,或政策评估,值得借镜。

其实工研院与资策会都在台湾科技发展上达成重要成就。

1973年成立的工研院,以专注做晶体电路出发,一路捧出台积电、联电的晶圆代工模式,再延伸到电子五哥PC产业,在硬件上表现杰出。

1979年成立的资策会,首创举办信息周、带动国内业者研发中文化套装软件,并在1990年代持续推广宽带上网、缩小数码落差,也曾是信息软件业的关键推手。

如今,双方创新能量都还有,只是需要用合作的新思惟与新作法。整并与否,或许真的不是重点,该如何调整,才能带领台湾产业迈向下一波创新经济,才是关键。

【本文摘自远见杂志9月号;更多文章请上远见杂志官网】
【立即购买远见杂志9月号

更多评论:草根影响力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