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侯刚本博士

忘了是猪年狗月的哪一天,我变成了一个成天拼命追求奋发向上,勇往直前无视休息的人。与其说“无视”于休息,更正确地来说,当时身强力壮的我,根本就是把休息当作是“偷懒”的代名词。就这样,为了不让自己偷懒,只要自己还有力气还撑得住,我就会一直工作工作工作……..;如此自以为奋发向上,但却过度燃烧的恶性循环,直到我36岁博三的那年寒假,终于体力不支过劳病倒了……

还原博三上学期的生活实境,由于我修了一门极重的课,加上那年因著生活上的需要,促使我必须在课余时间之外,接下一些维持生计的大小工作。于是,在基于半工半读的求全之下,我居然祭出了残忍的“睡眠管理计划”;也就是说,在这段极其辛苦的窄路阶段里,每天的平均睡眠不得超过四个小时。直到那学期撑完后,我就莫名因著“血压、体温、脉搏”同时升高,来自身体极其严重的抗议之下,赶紧送医急救休养数日;直到出院门诊回诊后,主治医师语重心长地告诉我:

侯先生,你现在的身体,已经不是你所当年年轻时所熟悉的身体。如果身体是一种气候,你的气候已经产生了转变。以前你可能是拼命工作,做到完了以后才休息;但是自从你这场大病过后,如果你将来还想活得长活得久一些,你就必须要改变你的工作与生活习惯。也就是说,从前你可能是工作完了才休息。但是现在的你,要练习休息足够了才能工作,并且工作到觉得累了又要马上休息…….

坦白说,医生的那席话对我而言,简直是棍当头棒喝。无奈随著年纪的渐长,整个(身心灵)全面性的自己,已经不再具备年轻时(至少36岁之前)的“战斗力”。尤其是只要稍稍没吃饱没睡好,甚至随便来场小病小痛,其他平日隐而未现的慢性疾病,也就会随著一场小病,连同一起被召唤出来,然后就病得一蹋煳涂,好一阵子以后才能缓回元气慢慢康复。

那天在书店瞥见一本有趣的奇书,教导读者如何用心休息,并且巧妙地运用休息作为一种生活的策略。书中也列举了不少伟人名家们,如何善用休息成就伟业的故事。书里的字里行间,让我这个活了大半辈子,还不知道该怎么休息的蠢猪,颇有“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感动(会不会太晚了呀,哈)。

书中记载,休息不但是为了让自己可以走更长远的路,更是可以修护身心提升创造力。此外,休息的类型除了“有静态的休息”(例如:睡觉、小睡片刻、听音乐、看电影、泡温泉、按摩、听演讲、阅读、冥想……等)之外,更有所谓“动态的休息”(例如:运动、散步、暂时抽离工作情境、吃自己喜欢吃的东西、旅行、找朋友聚聚、玩游戏、投入感兴趣的事物、休假…….等)。

由于生活当下能够取得“休息成本的条件”(甚至所需的花费)长短(贵重)不一,所以当事人必须非常警醒且有感地,在日常情境中别把行程塞得太满,好让自己能在时间的弹性留白处,创造各种“忙里偷闲”的休息可能。毕竟“偷来的”比较刺激,也比较有成就感。尤其是忙碌中可以偷得的暂时性休息,相信有过这种经验的人,想必格外有感才是。

当我知道,原来休息的类型与方式如此多元时,我真是后悔自己前半场的人生,为何如此地虐待自己,把自己搞得那麽“ㄍㄧㄥ”,导致错过了各式各样明明人在认真工作中,还是可以“忙里偷闲”的乐趣。唉,我真是太笨了!

既然是这样,真心希望不只是我(还有你们),大家一起来学习如何在工作与休息中,得到策略性的平衡,好让我们在本当劳苦谋生的共时当下,仍旧不忘善用休息的策略与技巧,让自己不但不过劳超时工作,并且可以将工作与生活,透过游戏式的概念集成在一起,工作将会变得更有趣,生活相对也会变得更快乐。

来,我们一起来练习“用心休息”吧!

QDV

图:经过这本书的教导后我才知道,原来休息也是需要用心练习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