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林律師小教室
美國有一間新創公司登上了報紙版面,引起各方民眾的熱烈討論,原因是這間名為Nucleus Genomics的基因檢測公司其最新產品號稱可以檢測IVF手術下受精胚胎未來胎兒長成的外觀,性別、身高、髮色、眼睛顏色,甚至智商,以及是否可能會患有焦慮症、過動症等複雜的疾病。
儘管對胚胎進行基因檢測並非新聞。許多試管嬰兒的醫師本就可以對胚胎進行檢測,像是是否可能導致唐氏症等疾病的基因。但是Nucleus Genomics最新產品會引起爭議,是他們使用備受爭議的「多基因評分」來確定「複雜的遺傳結果,例如智力和焦慮」。
多基因評分與單基因不同,這與科學家已經發現的特定基因會導致未來某種疾病的機率不同。像是目前已知BRCA1 基因突變會使人類有 60-80% 的「乳癌絕對風險」,但多基因風險評分只能解釋某種疾病的相對風險。
圖片取自:(示意圖123rf)
因為多基因風險評分充滿道德風險與爭議。舉例來說,對胚胎進行多基因評測充滿優生學的判斷,等於給予父母一個權力,可以事前篩選自己滿意的胚胎,像是決定智商比較高的、身高比較高的,外貌比較漂亮的胚胎來當自己的小孩。就像花錢訂製時裝一樣,等於讓有錢、社經地位本來就高的父母來「訂製」自己最滿意的胎兒。這種另類的「階級複製」,甚至「階級升級」讓經濟弱勢家庭的小孩,未來會處於更不利、更難翻轉的地位。長遠來看,若社會充滿事前篩選過後的「優勢基因」的人類,反而弱化了基因庫的多樣性,對物種繁衍與族群適應力相當不利。
目前美國並沒有聯邦層級的法律明確規範可以對胚胎進行哪些基因檢測,這些決策多由醫師和市場機制主導,私人公司仍可進行,因為才會有Nucleus Genomics這類公司提供類似服務。
目前台灣也尚缺明確的法規限制或管制對胚胎進行多基因的評測,比較接近的法規是人工生殖法。但人工生殖法僅禁止對胚胎進行性別的篩選,除了性別以外的篩選,法規並沒有明確限制或規範,因此也是處於灰色地帶。對此,許多學者專家也是經過多方討論,希望能在可見的未來,對此進行更細緻的規範。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