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吴娟瑜

“安乐死”是一种选择,因为患者辗转床榻,求生不得、求死困难之际,尽速解脱,才能善终。在“安乐死”法案尚未订定之前,自求多福仍是一条通路,让自己活得久、活得好。

蓝区计划的启示

所谓“自求多福”就是“安乐活”,类似“蓝区计划”(Blue Zones)的生活方式。

“蓝区计划”是由丹.布特纳(Dan Buettner)带领研究团队,找到全世界前五大高寿地区,有意大利萨丁尼亚岛、日本冲绳、哥斯达黎加尼科亚半岛、美国加州罗马琳达,和希腊的伊卡利亚岛。

这些长寿人口多的地区就是以“安乐活”方式过日子,不论饮食、生活起居、人生信念都是安逸、健康和阳光。到了“人生毕业时”可以含笑而终。

有一回,高寿85而独居的陈小姐,买菜返家时发现钥匙和手机全忘了带,正巧我路过。

“有住在附近的亲友吗?”我问陈小姐。

可能太紧张了,陈小姐一时想不到任何数字,接著看到她勐敲自己的头部,我立刻抓住她枯瘦的双手,急著喊:“别敲了!别敲了!”

果然,静下心来的陈小姐,脑海中冒出了侄子的电话号码,顺利找到人,开了门。

这幕敲头景像令我心生警惕,人都会老、也迟早有一天会离开人世,重点是如何像“蓝区计划”里的长寿人士,活得健康自在、活得开心?

关怀 跟班 前辈 一对 帮助 粘接 旧的 人 柔情 家 丈夫 爱 亲热 瞬间 婚姻 投标 浪漫 家庭 人 加入 关系 女人 保持 成人 概念 支持 武器 特写 感觉 节目 老 中间 接触 谈话 给 男人 老 关系 安慰 手 老年 成熟 妻子 表达 摩挲
图片取自:(示意图123rf)

五“不”和五“要”

目前,社会上已推广“断食善终”理念,在这个阶段之前,把“蓝区计划”的生活方式好好推展更形重要,也就是把“安乐活”安排在“安乐死”之前。

我建议以10大条件来规划“安乐活”吧!其中有五个“不”,五个“要”。

五“不”条件如下

一、不要被医师的话吓出一身病。看诊时,专业善心的医师助人为乐,但若碰到图利为重的医师往往口出威胁,让小病痛吓成大毛病。

二、不要再和伴侣争执吵架。想像彼此终将告别的那一幕,如今争得一口气,又能多活几天呢?

三、不要管儿孙的抱怨。有位长辈朋友近日耳聋严重,我前去关心,他竟然私下对著我眨眨眼,并且说:“难得可以耳根清静啊!”,原来他不是真的听不到。

四、不要误信民间偏方。别把自己的身体当成实验品,越吃越严重。学习“蓝区计划”长寿人口的榖类蔬果饮食,让体内零污染。

五、不要整天坐在电视机前、躲在屋子里,担心老来开销多,忧愁朋友一天一天少了。

接下来,是五个“要”:

一、要和三五好友定期出游、漫步、爬山、吃野菜,让细胞每天有活络愉快的洗涤。

二、要把遗嘱事先写妥,心安离去时,不造成家人后续处理的困扰。

三、要学“蓝区计划”里长寿人士的随遇而安、淡泊名利,享受每一天。

四、要沙盘推演——一年后、三年后、五年后、十年后……自己的身心状态,并提前安排可以协助的家人或雇佣。

五、要跟上时代脉动,乐意接触新产品、新信息,减少失智、病痛之苦,让自己成为快乐的资深公民。

总之,“安乐活”比“安乐死”更需提早规划,而且是“自求多福”“自主掌握”的一条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