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吴娟瑜
瑞典合法安乐死的条件──在机构一连串评估后,认定是生重病造成生活起居有困难的残疾人士,或长期被病痛折磨的病患才有资格。
日本早川千绘执导的电影“75计划”,仿真由政府制定法规,申请者只要超过75岁就有选择死亡的权利,影片中的长者似乎都不到生重病或起居不便,但已面临将被社会淘汰的窘境。
第一:他们虽然步履较缓、反应不及年轻人灵敏,但至少还能自由走动、自己饮食。
第二:他们虽然是独居老人,但仍乐意做弹性工作或公益服务(如:打扫社区等)。
人生的下一步?
这些还有自理能力的长者蜗居在社区一隅,却思索著人生下一步是否向“75计划”报到,希望得到全套善后服务,还可领取10万日元补助金。
这部影片有著前瞻性思维,研究指出,日本在2025年,五位国民中将有一位是75岁以上长者;在台湾预估2025年也将迈入超高龄社会(指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率达到20%),年长者将成为社会负担已是全球性的隐忧。
影片中,有为了将10万日元留给孙儿而奋勇求死的阿嬷,女主角阿道(倍赏千惠子 饰)则是在被旅馆辞退,四处找不到工作,房东又准备收回房子,走头无路之余决定参加“75计划”,尽管结局出人意料,但已足够令我好好思考自己的来时路。
图片取自:(示意图123rf)
重演“楢山节考”?
“75计划”令人联想到深泽七郎著作“楢山节考”,后来改编成电影,描述日本古代信浓国(今长野乡),乡民过著穷困岁月,70岁以上老人家将由家人背到深山遗弃,这是因为家中食物不足,需要为儿孙留活路。
“楢山节考”的故事极有可能在现代社会复制,莫怪各国政府都紧锣密鼓推出改良政策,希望延缓财政负担、减少医疗资源浪费。
其实还有一线生机──延缓人口老化所造成的危机,往后推5年、10年、20年都好。
也就是我观察到目前有一批长者尽量把自己照顾好,他们自动将退休年龄延至七十岁之后,继续贡献一己之力给社会;也有一群热爱人生、重视健康的爷嬷,相约爬山、喝茶、唱歌、做义工,七、八十岁了,每天过得开心快乐。
若是每位长者有“身体健康/心智健全”的意识,相信活得久、活得好,不是困难。也就没有“楢山节考”的悲剧和“75计划”的迫在眉睫。
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虽然人微言轻,但是看完“75计划”后,自觉意识更加警醒,立刻换上运动衣装,套上布鞋,直奔健身房,锻炼肌耐力、跳拳击舞、又游泳、水中健走……,希望自己仍是有能力照顾自己的长者。
先做到“有尊严的活著”,再来思考“有尊严的说bye-bye”吧!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