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肖霞客(旅游达人)
在二十年前来沈阳时,即到过辽宁省博物馆,那时的博物馆老旧,博物馆人员拿出明末最知名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的文物,感叹博物馆老旧难以珍藏这些重要文物,那时还觉得应该慷慨捐献兴建新馆呢。没想到,随著大陆的经济发展,各种文化场馆,包括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科教馆等,纷纷兴建新馆。作为辽宁省最重要的文化教育基地-省博当然也不例外。2004年11月12日,筹建六年的辽宁省博物馆新馆(市府广场)开馆,设12个展厅。2008并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后来几次到沈阳,有空一定到省博观赏。只是没想到这次再到沈阳,发现在浑南区盖了一座辽宁省博新馆,2015年5月16日已正式开馆。每次到大陆省会或地级市,总是会被这些新盖的博物馆所震撼。大陆非常愿意投入到这些文化教育基地的建设,以沈阳为例,二十年前还在怜惜辽宁省没有像样的博物馆,没想到十年内就重盖了两次省博,真是佩服大陆在经济发展后,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力道。
沈阳站、市政府(旧省博位置)、省博新馆、科技馆、机场之相对位置
辽宁省博物馆新馆位于沈阳市浑南区中心广场东北侧,事实上,省博离机场较近,但离2004年开幕的省博(市府)较远,为何省博要迁到浑南区呢? 通常大陆是希望透过文化建设来带动新区的发展,沈阳旧市区位于浑河北岸,现在要发展浑河南边的浑南区,故将省博、省科技馆等迁至此。此外,沈阳南站也设在浑南区,故此区是沈阳市的新区,地铁建设也连接到这些重要的站体与文化设施。
根据辽宁省博官网介绍省博分陈列展览、观众服务、文物库房、文物保护、综合业务等五个业务区。陈列展览区的展厅22个。展馆一层以举办临时展览为主,用于引进国内外历史、文物与艺术类展览。展馆二层共设有6个展厅,举办馆藏辽瓷、货币、佛教造像、玺印、铜镜以及满族民俗展。展馆三层以举办常设展,即“古代辽宁”为主,设5个展厅,另外3个展厅用于馆藏文物展,举办馆藏书法、绘画与丝绣展。
进入新馆后,就被迎面而来的序厅正面影壁和两侧各六块墙所闪耀的金灿灿铜质浮雕所感动,这些浮雕以辽宁历史文化为主题,为新馆建筑增加浓厚的文化内涵。以主浮雕“文明曙光”为起点,依次为“北土方国”、“开疆拓土”、“华夏一统”、“开发辽东”、“儒风北渐”、“隋唐营州”、“契丹肇兴”、“金代东京”、“九边之首”、“满族崛起”、“东北易帜”、“国歌序曲”。13块浮雕以概括的艺术形象,系统生动地展现辽河文化的发展史,也是辽博新馆序厅的特别之处,值得细细品味。
因新馆展品实在太多,加上时间有限,只能随意浏览。特别感兴趣的是辽带契丹文化,由耶律阿保机创建契丹(后改辽)政权。历史上,辽宁地区是辽王朝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古发现的大量辽代遗迹遗物,反映了契丹族曾经的辉煌和辽文化的独特魅力。契丹贵族的家族墓地,往往构筑不同规模的砖石墓室,多见木结构或仿木结构的椁室和壁画装饰,少数墓中还有小帐式木椁建筑和奢华的随葬品。此外,契丹族最初信奉崇尚自然的萨满教,建国之后逐渐信奉儒释道三教,并以佛教为主,佛寺、佛塔遍布境内。佛教建筑继承唐代粗犷豪放的风格,又体现出草原民族的艺术特色,主要有四方三进式的佛寺和八角实心的密檐塔。辽宁境内至今保存有辽代著名寺院奉国寺和诸多的佛塔,出土了大量的造像、佛画、刻经和法器等佛教艺术珍品。当然,辽宁亦属后来金国的领土,辽宁省博亦有许多出土文物的收藏。
沈阳博物馆前方大楼在浓冬日显得相当孤零
辽宁省科学技术馆与省博物馆相邻
辽宁省博物馆外观与馆前的积雪
序厅的铜质浮雕,共有十三幅,此幅描述的是“文明曙光”
这是序言厅的另外三幅铜质浮雕,描述辽宁的历史文化
辽宁省博新馆的大厅相当宽敞
辽代陶瓷展的水壶
陶壶上方有两个孔洞,以便骑马时可背著
白色陶瓶,上面的花朵朴实
土黄色的盘子,盘面有许多花纹
青绿色花瓶与盘子
虎形睡枕,很佩服古人能睡这么硬的枕头
辽三彩为继承唐三彩的传统陶器
辽三彩的陶鸭,鸭背上有个小碗
宋瓷相当精美,瓷身上有多冰裂纹
圆形铜镜,镜背有七角形与旋涡式纹饰
圆形铜镜,镜背为二个同心圆,有旋涡式纹饰
铜佛像,身形福态、衣饰繁复
大力金刚骑著狮子,金刚面貌峥嵘,但狮子却显可爱,还吐著舌头
百佛铜座,众多小佛围绕中心的佛祖
此佛座为省博重要藏品,入口大厅挂著其图片
佛头像,头盔相当精美,中间有个神兽
观世音骑狮的石像,艺术性高
六手佛像莲花座,底座上有七只像狗的动物
木雕佛像,少见这种双手放在膝盖上的佛像
木雕菩萨座像
石刻佛祖像,周遭环绕动物与人物
保存在石窟寺中的汉地石刻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