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文:陈木村 Photo Credit: Unsplash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一位常年旅居国外经营事业有成的友人,每次回国总是会找我聊天,吐吐苦水,抱怨他的小孩不懂事、不会珍惜、不愿意承接他的事业,也不想跟他们常住国外,因为小孩比较喜欢台湾的自由生活。

早年在台湾时,他们夫妻因为忙于事业,所以小孩都留在乡下请妈妈帮忙照顾,夫妻初期每星期都会回去看望小孩,后来渐渐的因为事业扩大,所以就改为每个月再会回去,直到移民国外时才把小孩带出去。但是等小孩长大回了台湾之后,就不想再过去与父母同住,无论父母再如何诱惑与劝说,他也都不为所动,包含回去接班事业等。

小孩跟父母说了一句话:我小时候很需要你们的时候,你们却只顾事业,不愿意给我时间,现在我长大了,有自主的时间了,所以我想要独立走自己的未来。最后朋友夫妻只好给了小孩一笔费用,好让他自行发展。

我们总为了事业与工作忙而疏忽,但是孩子的成长、教育与未来,根本不可能等著我们成功时再来弥补。当小孩有些坏习惯或不良思维一旦养成,就必须花费很多精力来改正,有时候甚至根本无法改正。

英国爱德华家庭是真正的书香门第,老爱德华是个博学多才的哲学家,为人严谨勤勉。他的子孙有13位当大学校长,100位教授,80多位文学家,60多位医生,1人当过大使,20多人当过议员。同样在英国也有一个珠克家族,老珠克是远近闻名的酒鬼和赌徒,每天浑浑噩噩,无所事事。这个家族至今已传至八代,其子孙后代中有300多人当过乞丐和流浪汉,400多人酗酒致残或死亡,60多人犯过诈骗或盗窃罪,7个杀人犯,整个家族没有一个是有出息。

孩子在年幼时是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他们就像河水,活泼而无拘无束,一旦被导向某一方向,就能引导它的流向。在社会的大环境中为什么有的人有所作为,而有的人无所作为,关键就是在于过程的教育与引导。

因此我就劝这位朋友,既然已经难以挽回儿子的意愿与认同,不如改变一下经营策略,以回台湾定居为优先,多点时间与机会的再跟小孩多互动。至于企业就采取“传子不如传贤”的运作,先从企业内找出高品德、积极又有远见的员工慢慢培养为接班人,自己再渐渐的退居幕后,如此就可以有多余的时间跟小孩互动,毕竟人都会老,未来还是需要小孩在旁照顾。

经我如此劝说之后,朋友现在也开始导入新一代接班人的计划。无论你的事业再如何发展与愿景,终究还是会面临体力与亲情的问题,也需要适时让自己得以享受晚年的幸福,人生才是有意义,否则物质生活再如何富裕,但精神仍然是空虚与无奈。

幸福的本质就是一种感觉,是一种追求简单的快乐、而又有意义的感觉,除了让自己感受之外,还能普及周边的人,本来就是很容易塑造的,只因我们过于忙、盲、茫、、给遗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