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论/封德台 南宁学院教授】

在大陆常被问起,你们从小写的“字”笔划那麽多,是不是很辛苦?不会,不会,习惯成自然,是我的标准答案。其实绝大多数有像我这样成长经历的台胞,反而是看多了简体字后才有了一丝丝“辛苦”的认知。最近大陆央视为了纪念邓小平一百一十岁诞辰而播出的八点档大戏“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戏中邓小平为香港“船王”包玉刚在北平捐资一千万美金兴建的“兆龙饭店”亲笔题字的一幕,戏中题的“龙”字正是繁体字,这也成为我回答两岸文字系出同源的最佳见证。因为是有一些大陆学生是以为自古以来的中国文字,像孔子当年写的都是“简体字”。还有更多的大陆同胞惊讶于我的“普通话”,也就是“国语”怎么会比他们还“字正腔圆”。所以有时我在课堂上替大陆学生用台湾的繁体字写出他们的姓名,竟也轻易成为创建良好关系的第一步。

来到南宁学院,发现校园离市区有一大段距离,常坐亲友的车往来市区,他们总以为台湾的汽车驾驶座是在“右”边,每个人都问过,屡试不爽。不晓得是不是因为大陆人把“毛”左蒋“右”的历史情结移转到现在,变成逢蒋必右有关。近来观看前面提到的央视大戏“邓小平”的内容,除了对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的进程有了进一步的体认外,还对大陆方面勇于探讨和定位毛主席的开国有功,文革有错外,十分认同大陆的‘实事求是’精神。我换位思考时,不禁也寄望台湾的执政党─中国国民党,有一天能将蒋氏父子对中国和台湾的功过,能有一番彻底的检讨;两岸的领导人都曾贡献卓著,都曾犯错,这是“同”;而公开的定调承认大历史的错误,才是实事求是,才能勇于面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海内外的华人。两岸面对的未来,揣测不易,而借镜彼此存同去异,务实以对,才能搁置争议,有个美丽的明天,不是吗?!
201409170800_封德台_教育_南宁随笔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