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钟方
演员颜正国、歌手堂娜相继因罹患肺腺癌离开人世,消息曝光后,与肺腺癌相关的讨论变多了,他们生命的消逝令人不舍,却也因此启动了民众开始关注肺腺癌的成因、治疗及如何预防。
提到肺腺癌,关注医疗及健康的人士的表情会显得严肃,临床上肺腺癌的治疗相当棘手,初期没有明显症状,等到病人出现有感觉的症状时,往往已是末期,更令民众担忧的是,就算是非吸烟者,也会得到肺腺癌,同时隐藏著令不抽烟女性担忧的不争事实——肺腺癌占肺癌比例高达7成,其中有9成为不吸烟的女性,意思是说,不进厨房做饭、没有吸烟的女性,也是会罹患肺腺癌。
医界形容肺腺癌是沉默杀手,更是高居台湾癌症死因的“夺命癌王”,如果是在初期发现,存活率还有90%,但是末期发现的存活率只剩下10%。以颜正国为例,发现时已是肺腺癌第四期,一年后病逝。
不抽烟女性务必注意
肺腺癌与空污、体质有关
肺腺癌是肺癌的一种类型,肺癌是一个广义总称,是指发生部位在肺部的恶性肿瘤,双和医院胸腔内科主治医师冯博皓指出,肺癌主要分成“小细胞癌”与“非小细胞癌”,在台湾,非小细胞癌占比很高,非小细胞癌占88~90%,有肺腺癌、鳞状上皮细胞癌与大细胞癌之分。根据卫福部国民健康署111年癌症登记报告,全台有逾1.6万名非小细胞肺癌新确诊者,其中又以肺腺癌人数最多,非小细胞肺癌病程进展迅速,晚期患者确诊时多半无法手术,只能仰赖药物治疗延缓病情。
很多人的观念里,肺腺癌与吸烟是会划上等号,毕竟过去研究及防癌宣导,认为抽烟是导致肺腺癌的危险因子,尤其女性抽烟者更要注意。不过近年来研究发现,许多不抽烟、不近油烟的女性也是高危险群。
冯博皓医师表示,台湾女性相较欧美女性,具有罹患肺腺癌的基因突变易感体质,也就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台湾肺腺癌患者超过50%有EGFR基因突变,而欧美大约不到15%。其成因可能与外在促进致癌因子有关,范围广泛,包含二手烟、空气污染(PM2.5、老旧汽電單車废气、工业金属污染等)、烧烤或烟熏食物、食品添加物(防腐剂等)、辐射物质(氡气),以及长期暴露于砷、镉等。
空气污染也是一大隐忧,PM2.5已被证实是空气污染中导致,双和医院胸腔内科2019年发表发表一篇“空气污染与台湾非吸烟者肺癌的关系”研究论文,冯博皓医师是研究人员之一,业已证实肺癌新病例大多发生在非吸烟者,而且肺癌相关死亡率与长期环境PM2.5 浓度相关。
图片取自:(示意图123rf)
预防慎于治疗
LDCT筛检能早期侦测肺腺癌
肺腺癌治疗贵在早期发现,低剂量电脑断层(简称LDCT)是重要筛检工具。根据卫福部发布的信息清楚揭露, LDCT是目前目前具有国际实证的肺腺癌筛检工具,因辐射剂量较低,不用担心高辐射,过程中不需注射显影剂,仅需5分钟,即可扫描整个肺部,而且能以多角度拍摄人体不同深浅的横切面,搭配电脑技术重组成三維影像,医生可以仔细逐层检查肺脏各个切面,发现异常组织,找出小于1公分的肺部结节。
卫生福利部国民健康署自111年7月1日起开办“肺癌早期侦测计划”,提供肺癌高危险族群LDCT筛检。符合下列任一条件者,每两年可接受一次免费补助。不符合补助资格者,有自觉自觉经常暴露于高风险环境、或具疾病意识的45岁以上民众,也可咨询胸腔科医师有否筛检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