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钟方
神经内科医师提醒:恐是猝睡症警讯
我们的睡眠品质是受到褪黑激素、皮质醇、生长激素的掌控,这些激素分泌的正常与否,会影响入睡速度、夜间睡眠稳定度,就连白天清醒程度都有影响,如果以上三项激素失衡,即使睡足八小时,身体仍有可能感觉疲惫、专注力下降,随时都想睡觉,不只影响生活、工作,由于容易被旁人误解为懒惰、情绪障碍,整体身心灵健康跟著受到威胁,遇到长期以来,白天很想睡的状况,一定要就医诊断协助。
图片取自:(示意图123rf)
不要轻忽白天嗜睡带来的困扰
年近五十岁的李小姐,长年饱受突如其来的嗜睡困扰,常会在工作中,或开会时突然感到极度疲倦,很想趴在位置上补眠,但事与愿违,只能仰赖提神饮料与意志勉强维持清醒,又很担心睡眠异常的压力,被工作同仁误会为“薪水小偷”,承受巨大心理压力,工作表现变差,直到日前,前往台北医学大学部立双和医院神经内科官怡君医师门诊就医,期望透过专业医师的医
治,改善累积多年以来白天嗜睡困扰。
经“夜间多项睡眠检查(Polysomnography, PSG)”、“日间多次入睡检查(Multiple sleep latency test, MSLT)”,确诊为第一型猝睡症(Narcolepsy Type 1),透过规律服药与调整生活作息,病情逐步稳定,且受到良好控制,同时洗刷常打瞌睡、偷懒污名,找回对人生的希望。
官怡君医师亦为台北神经医学中心退化性神经疾病科主任,表示猝睡症是一种罕见神经疾病,是大脑中协助人体维持清醒的“食欲素(orexin)”分泌不足引起。研究资料推估,第一型猝睡症发病高峰多在青春期与二十岁出头,每十万人中有二十五至五十人病例,男女罹患比例相当。第二型猝睡症更为少见,每十万人降至二十至三十四人病例。
猝睡症典型症状包含:白天不由自主入睡、肌肉突然无力导致猝倒发生、入睡或醒来时出现幻觉、睡眠瘫痪(俗称鬼压床),此外,患者常因睡眠时间破碎、品质不佳,很难获得深层休息,导致精神不济。
官怡君医师指出,李小姐问诊时,分享先前怀孕时曾在路上突然昏沉入睡,差点造成意外危及生命,或因情绪波动导致四肢无力、瘫软的经验,也经常发生梦境与现实混淆、出现“鬼压床”睡眠瘫痪症状,由于自己从来没有发生过类似症状,让她以为精神出了问题,不仅寻求医疗协助,还前往宫庙求神问卜,身心俱疲以外,更觉得人生无望。
透过药物可改善猝睡症
目前医疗资源并无法根治猝睡症,但已有多项药物能有效控制症状,以李小姐病例,初期使用短效型的中枢神经活化剂帮助提神,待健保药物申请通过后,可改用副作用较低、疗效较佳,有促进清醒作用,含Modafinil成分的觉醒促进剂,以及含Pitolisant成分的组织胺H3受体拮抗剂,同时搭配规律作息与短暂日间小睡,可以大幅拉长使清醒时间,连带著提升生活品质。
官怡君医师提醒,若有长期出现无法抗拒的白天嗜睡、情绪激动时四肢瘫软,或常有入睡幻觉与睡眠瘫痪等征状,应提高警觉,及早至神经内科或睡眠医学门诊就诊。透过正确诊断与治疗,除能确认是否为猝睡症,也能助排除其他睡眠障碍症状,如:睡眠呼吸中止症等相关疾病。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