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编译/崔娴
利他主义可以被认为是对他人幸福的无私关心。利他主义可以在很多方面表现出来,比如向慈善机构捐款,自愿积极参与帮助他人的专案或组织,或者仅仅是做一些随机的善举。毫无疑问,那些进行利他行为的人通常会有幸福感、自我满足或成就感的增加。但是最近的研究揭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发现。简单地说,学习帮助别人变得有韧性似乎增加了那些学习帮助别人的人的个人韧性。
利他主义的历史
利他主义这个词似乎源自古法语“利他主义”,意为“为别人”。19世纪中期,法国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普及了这个词。利他主义的哲学根源可以在雅典哲学家亚里斯多德于西元前4世纪中后期所写的《修辞学》第二本书中找到。在那本书中,他考察了人类的多种情感,他将kharis(善待或恩惠)称为“对有需要的人的服务,而不是对某事的回报,也不是为了做这件事的人可以得到某事……”重要的是要注意,他将这种利他的善良与对善良或回报的期望相区别。研究表明,您从利他行为中获得的“温暖光芒”与神经递质多巴胺和催产素有关。尽管执行利他行为的好处很普遍,但学习利他,在学习帮助他人保持韧性情况下,可以为学习者带来积极的好处吗?
学习帮助他人的过程研究
在约翰霍普金斯公共卫生准备中心(Johns Hopkins Center for Public Health Preparedness) 2014年的一项研究中,1191名志愿者接受了帮助他人应对逆境和灾难的培训。在训练前和训练后分别对个人韧性进行评估。虽然培训没有专门涵盖个人韧性,但参加培训的志愿者在离开时,个人韧性的感觉有所增强。
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彭博公共卫生学院(Johns Hopkins Bloomber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的后续研究中,原始的韧性课程得到了复制和扩展。在开始培训以帮助其他人恢复活力之前,向志愿者询问了他们为保持个人韧性所做的准备以及他们对运用个人韧性的信心。他们的集体回应分别略高于“没有准备”和“没有信心”。培训结束后,向参与者提出了相同的问题。他们的回答分别略高于“有准备”和“有自信”。
马里兰洛约拉大学2018年的一项研究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为基础。这项研究的目的是要看看自己的准备和自信是否能在训练后持续下去。这项研究在参与者接受了帮助处于困境中的人恢复活力的培训后,对他们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跟踪调查。
在训练后一年左右的时间里,接受韧性训练的参与者表现出了更高的个人韧性,更低的职业倦怠和更低的创伤压力。这个发现更有趣的是,尽管与训练前相比,训练后的参与者经历了更多的创伤性事件,但他们的恢复力增强了。通常我们会认为,随著暴露的增加,职业倦怠和替代创伤也会增加。
帮助与流行病
2008年,我和同事在一篇现在看来颇有先见之明的论文中写道:“人们普遍认为……大流行病不仅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许多人更为相信,在2006年电视电影《大流行病》的证实下,就我们所知,这样的大流行病将预示著生命的终结。这种说法是夸大其词,还是大流行病是新千年对公众健康的最大威胁?当然,疾病对特定人群可能产生的任何影响不仅是通过疾病本身的病理生理机制来调节的,而且是通过这种疾病可能产生的心理和行为反应来调节的。” 2020年的大流行病不仅是对公共卫生的挑战,也是对公共精神卫生的挑战。如果有利他主义的时代,那就是现在!有关抵御能力的研究始终表明,他人的支持是人类抵御能力的最佳预测指标。但是盲目无知的援助姿态可能会导致结果低于预期,甚至适得其反。现在有证据表明,利他主义和帮助他人的行为不仅增强了处境艰难的人的韧性,而且受过如何最好地帮助他人的培训也使受过培训的人创建了个人的韧性。这样的培训也有可能提高所提供援助的品质。也许是时候通过学习帮助他人来帮助自己了。
资料来源: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