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草根影响力新视野╱记者林旻柔】

3D 打印近来成为发烧话题,各国也将3D 打印视为未来重点发展的产业。不仅美国总统欧巴马相当看好,南朝鲜也立下雄心要抢下全球15%的3D 打印市场;反观国内,科技部预计2018年掌握全球30%的3D打印机产能。

3D 打印带来产业变革是无庸置疑的,甚至被许多专家视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然而,3D 打印真的可以取代量产吗?去年鸿海董事长郭台铭一句话,“3D 打印只是噱头,若真能造成工业革命,郭字要倒过来写”。郭董认为,3D 打印因无法大量生产、用于商业,所以不具商业价值。他并说,3D打印制品不能用“皮”这项材质,也无法量产,只能用于少数制造。

郭董的一席话,的确道出了3D打印的限制。许多不看好3D打印的人认为,3D打印的材质不好,若做为直接贩售的产品并不及格;也有人认为,3D打印无法大量、快速制造,其产值无法供应市场需求。

要了解3D打印是否真能取代传统产业的量产,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3D打印的方式。3D打印属于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它以数码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塑料或粉末状金属等可粘合材料,透过逐层堆叠累积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看过3D打印的朋友都有印象,它在打印时,是一层一层来回堆叠的重复,并做机械性动作;有别于传统制造业的“减法”制造,3D打印则是用“加法”的方式制造产品。加法的优点是省时、省力、低成本。

许多大厂已有利用3D打印制作产品的实例。例如西门子就利用 3D 打印生产备用零件,原本传统制造需要44 周的时间,因此缩短至4周;此外,罗尔斯罗依斯也曾宣布将利用 3D 打印生产喷射发动机零件。

尽管3D打印在量产方面仍有许多限制,但它具备了很多革命性的优点。尤其,3D 打印兴起了Maker自造精神,同时也将掀起一波素人设计经济。台湾设计产业的能量将因此能够大大提升,在3D 打印技术的协助下,设计师不再需要花费高成本开模、打样,未来中小型企业、及微型创业者将获益良多。

3D 打印不见得可以完全取代传产及量产,但是它确实改变了制造流程与生产成本。对台湾而言,身为制造业大国,此波的产业变革更是重要;如何抓住3D 打印市场的利基向前走,未来将是一大考验。

20140910_林旻柔_3D打印_ 3D 打印真能取代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