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巫伦娜

因公司自行炼瓷土并自有窑,商品也有陶瓷的花瓶与器皿,不由栽进了陶瓷的赏析。面对艺术品到古董,心情是“怀抱有时、不怀抱有时”,一切但凭缘分,感到时间的奥妙放在器物,似乎变成了它们选择主人,而不是由人来作主。

雍正与年羹尧之间的故事,传说非常精采,不过“番外篇”也不遑多让,而且优美的多。那是年羹尧抄家时,雍正未将的父亲、兄长处以重刑,因认为年羹尧对父兄并不好,也不听劝告。年羹尧的哥哥年希尧后来接任景德镇的皇家陶瓷督造,办差非常尽心,景德镇的名闻天下,年家也贡献一力。

雍正派了督理淮安板闸关的年希尧兼管景德镇厂窑务,隔两年又增派唐英为驻厂协理官,清代的官窑瓷器进入了全盛期,此一期间所生产的称为“年窑”。《景德镇陶录》中说年窑“选料奉造,极其清雅…仿古创新,实基于此”
《前尘梦影录》也提到“年希尧为九江监督时,烧窑多仿尊雷古式,其色青,名‘雨过天晴’”。

“年窑”烧制在雍正四年至十三年间,以胭脂水釉色的器皿最著名,这种美跟印象中的雍正形象不大相同。年希尧提升景德镇的艺术地位,并很实际地促使地方繁荣,师傅与工人的收入大增,所以乾隆年间的《查礼铜鼓书堂遗稿》中《年窑墨注歌》,称颂其成就:“国朝陶器美无匹,迩来年窑称第一,不让汝定官哥钧,何况永乐之坯宣德质。”

陶瓷的艺术成就,与朝代兴衰和皇帝的爱好很有关系,国势强大的时候,呈现于器物的样式与绘图显得很有精神,因此明末与清朝嘉庆以后的作品呈现不如康熙、雍正与乾隆三朝。陶瓷的还有一特性,便是“撕裂有时,缝补有时”,能拥有的时间多久也是凭机缘,让人分外觉得脆弱与矜贵。

景德镇有一位爱穿红衣的女郎来自台湾,她在景德镇做自己的作品,然后在上海的专卖店销售,店里只卖自己创作的陶瓷,主要的客层是女性客层,一般的上班族也可以买到人民币几百元的小碟,都爱小物为生活凭添的意趣。

人们对景德镇是憧憬的,令人遗憾的是现在有专门为洗钱而创作与交易的人,污浊了千年瓷都的美名。公司在大陆的店铺来客,若为送礼来选商品,多有放弃玻璃、金属的材质选项而择瓷器,他们说的理由包括:“瓷器代表中国、瓷无价”。北京的北土城地铁站以“青花瓷”作为装置主题,别致的设计冲淡了一些拥挤的尘嚣。

更多评论: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延伸阅读:
我的闺蜜老师
【忠于本份‧平凡人生】文集《职场篇》
大学生回来了
【忠于本份‧平凡人生】文集《成长篇》
火车飞侠-回想当年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