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韦冠宇
才正要把洗好的衣服晾干,巧铃就听到客厅又传来儿子哭喊著:“妈妈!姐姐又抢我玩具啦!”女儿立刻辩解:“我哪有抢!是你自己放在旁边不玩我才拿的!”类似的情形,已经是今天第三次,这让做了整天家事、身心俱疲的巧铃终于爆发,不禁破口大骂:“你们有完没完!一定要整天吵不停,相亲相爱不行吗?姐姐你为什么不让一下弟弟?弟弟你去玩别的东西嘛……”可想而知,姐弟俩逃不过一阵怒骂,而巧铃则是更加濒临崩溃状态了。
很多爸妈生两个(含)以上的孩子,是为了让孩子在成长过程有伴,日后也可以一起面对问题、商量事情。但事实上有很多手足的感情不如父母期望的那麽和睦,小时候每天抢东西、吵架不说,长大了也不一定会互相扶持,甚至关系冷淡、形同陌路;而影响他们一生关系的重要关键,主要取决于父母的态度和对待方式。
孩子冲突是必然 爸妈态度影响手足关系发展
孩子在幼儿时仍处于认知观念逐渐成形的阶段,尤其是同侪相处及沟通方式,都不是与生俱来的,因此手足间有冲突是必经的过程;而父母怎么处理、教导,将决定他们是否能借由冲突而使手足关系亲密或是恶化。毕竟很多冲突是出于孩子希望自己能得到爸妈更多关爱,而产生和兄弟姐妹竞争的心态,讲白了就是“争宠”啦!
对于处理孩子之间的纷争,爸妈很容易用既定的传统观念看待,其实这些方法或许只能“暂时”让孩子停止吵闹,却可能为日后更大的纷争或疏远的手足关系种下恶因,造成超乎想像的影响。
◎“不”强调长幼观念
不难发现,很多家庭的双胞胎,虽然生日、血型一样,个性却是南辕北辙、截然不同,第一是孩子的竞争心态造成,第二则是父母给的观念,因为就算是双胞胎,父母也会认为有长幼之分,不断强调“大的要让小的,小的要听大的”,所以一旦孩子发生冲突就立刻介入,直接认为是大的没有让小的,不由分说就先骂大的了。
这种情形当然不限于双胞胎,也很容易发生在有年龄相近手足的家庭。虽然让孩子创建长幼有序的观念很重要,但是如果爸妈希望孩子的关系是和睦的,就要在冲突发生时放下长幼观念,先冷静厘清冲突的前因后果,以道理做为评断对错的准则,若事出于小的无理、蛮横,那麽若只骂大的,就会让他心中有满满的忿恨,也会让小的更加得寸进尺。
◎“不”讲公平
“公平”看似很重要,而孩子常抱怨大人偏心,也是一种对于公平的渴求,不过凡事都要达到真正的公平并不容易。比方说,两个孩子都想玩同一个玩具,总不能把玩具切开,一人一半吧?两个孩子同时想要妈妈陪,妈妈不可能施展分身术,一人分一个。
所以,与其把公平视为主要的原则,不如引导孩子们重视分享或交换,让他们试著用自己的物品去和对方交换想要的东西,或是两人共同使用,除了能减少冲突,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团体意识。如果都想要妈妈陪,不如就大家一起来玩个游戏,或是讲个故事吧。
◎“不”连坐惩罚
有时爸妈看到孩子们在吵架、争执,干脆先把两人都骂一顿,表示“不管谁对谁错,有冲突就要受罚”,用意在减少日后的冲突。但对于其中一方可能是被侵犯的孩子,会觉得相当委屈,自己是受害者,而爸妈竟然还没了解状况就噼头痛骂,这会是亲子关系逐渐疏远的危险因子之一。
还是要建议爸妈弄清楚孩子争执的始末,对错的那方施罚,别认为孩子年幼无知,就不在乎被冤枉,很多青少年时期出现的负面人格及情绪,就是从小一点一滴累积出来的,亲子沟通的细节不容忽视。
◎“要”倾听
身为“仲裁者”的角色,爸妈常会以强迫的方式孩子接受仲裁结果,展现身为长辈的“威权”。其实重要的是倾听他们真正的声音,而且尽量从平常就多找时间和他们个别聊聊心里真正的想法,若听到孩子有“为什么我要照顾弟妹”、“我不想什么都听哥哥的”之类的心声,也先别苛责,细心沟通,以理说之,才能让他们感到被尊重,打从心里对爸妈的话认同及信任,也会为融洽的手足关系与家庭氛围打下基础。
“在孩子之间做比较”是教养大忌
孩子都希望自己在爸妈心中是受到重视的,因此对兄弟姐妹多少会存有竞争的敌意,这是很正常的。而爸妈也确实要关心每个孩子的感受,不能自己觉得大的应该更懂事一点,就给小的比较多,明显给予更多关爱。此外,也要避免在孩子之间比较,这样很容易扩大他们的敌意与竞争心态,力求表现只为了得到爸妈的赞美,却不会有互助、分享的行为出现。
每个孩子都有他们的特质与优点,爸妈不应挑出他们的缺点去和手足比较,如此不见得可以激励他们改进,反而滋长负面情绪;应该放大他们的长处,让他们在擅长的领域精进,那才会是他们将来引以为傲的专长。
延伸阅读:
爸妈改变教养态度,避免兄弟姊妹吵架的5方法
【专访】镜头的角落John Tao:爸妈“完全合作制” 教养不吵架
本图/文由“BabyHome”授权刊登,非经同意不得任意转载。
原文出处:解决手足的纷争,爸妈不可忽略“3不1要”
更多评论: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