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Dr. Phoebe
不得不说,很多时候外向者的个性在美国社会中相对吃香,毕竟美国文化有时跟大吵大闹画上等号,从小到大最受欢迎的同学在美国班级中不是好学生,而是疯学生,喝酒趴踢瞌药没有最狂只有更狂。除此之外,美国也强调积极主动,你不只一次看到文章说在美国就得敢秀敢讲敢膨风,最好有把三分说成十分功力,这样加薪升官发财一定就是你而不是隔壁的白人。
每次看到这样的言论都让我感到头痛,先不说白人比亚裔更容易得到升迁是因为种族优势,我同意积极争取薪资捍卫权利的确是在美国职场走跳的重要方针,但这绝不是建筑在外放的敢秀敢讲而已。我倒认为,美国文化注重认清“你是谁”,无论个性样貌肤色,都该想办法找出并善用自身优点。如果今天你的个性害羞内向却善于观察,要求你一股脑跟著其他人开趴喝酒,最终结果也只会让你别扭不自在,更别提升官发财。
外向者借由在人群中相处找到能量,内向型则借由独处激发潜力,像是光谱两端。电影小说男主角往往是桀傲不逊的冒险者,很多时候凭一股脑冲劲就征服众人。外向型的美国总统也往往在历史定位中被认定更有魅力,比如克林顿和肯尼迪。因此在美国社会中,从小就教导小孩努力展现外向外露的自己,从趴踢舞会到运动都是如此。
但是在美国走跳一定要外向吗?我倒不这么认为。
Susan Cain是名哈佛律师,撰写了纽时畅销著作《Quiet: The power of introverts in a world that can’t stop talking》(中文翻译是《安静,就是力量:内向者如何发挥积极的力量!》,若按原文翻应该是《安静:内向者在这不闭嘴的世界中发挥力量》)而一炮而红。作者指出,我们往往过度在意充满热情又讲话大声的外向者,并且想盲目跟随,却忽略了内在是否有料和批判性思考的重要性。甚至在定义成功的领导者时,更以为必须热情如火的演说令人落泪才行,不像直销布道会就不够勇勐。但事实上,这是个被许多研究打脸的迷思。比如管理学家Jim Collins研究上百间在该领域杰出的公司的CEO们,发现这些公司的领导者都不是热情如火外放积极的狂热分子型,反而大都拥有内向型人格:安静沉稳、谦卑低调、谨慎有礼、不邀功也不自夸的特质。Collins表示,我们需要的不是外放的个性来改变公司,而是把公司而非自身的自尊摆第一位的领导者。
外向者的奔放是有喧染力的,往往也是凭著如此让大家想跟随。书中指出,心理学教授Richard Howard提到,“许多人都认为应该聚焦在正能量上,这是不对的…过分的膨胀正面情绪反而会使人有反社交和自我毁灭的情况。”外向者比内向者更会聚焦在粉红泡泡上,却也让人看不到真正的危险或该避开的指标,让我们不考虑结果就做决定。
除此之外,外向者或许比内向者在小学时期更加吃香,但是高中大学却是内向者成绩更加优异,也比外向者拥有更高教育水平。这其中原因不是因为比较聪明,而是内向者却更会内化思考,作者指出,“内向者会谋定而后动…花更多时间在工作上,更不愿放弃…坚定不移不是个浪漫美丽的特质。如果天才的完成是1%的灵感外加99%的努力,那麽现今我们的文化则是聚焦在这1%。我们喜欢那1%昙花一现的美丽,可是真正能力来自99%的辛苦付出。”
不同于美国文化偏向外向者,作者也指出亚洲社会更重视倾听和谦让的美德。她访问史丹佛大学学生Mike,他在天龙区Cupertino的亚裔家庭中长大,谦和文静。他表示“极度讨厌表面哈拉和肤浅交谈。他花更多时间和其他亚裔在一起,因为其他非亚裔成员往往让他觉得必须努力自嗨或装兴奋,即便这完全不是他自己…那些不够大声不够勇勐的人往往被误会为懦弱或有所欠缺。”
根据YouGov的调查研究,发现52%的美国人都表示他们内向多于外向。调查也指出内向者比外向者更加有创意,由于人们往往在和他人社交时被他人影响,但是内向者由于更喜欢独处而拥有独自思考的空间。甘地、林肯总统、比尔盖兹、巴菲特等也都清一色是内向者,因著他们坚守自身独树一格的个性,达到他们的位置。
D从小内向害羞并在成长过程中吃不少亏,比如因为太过害羞而被霸凌,不能言善道而被记迟到,不像其他人为自己开脱。但是D却是我见过最聪明的人之一,不因为他名校博士的光环,而是他天文地理甚至人文艺术都精通。他讨厌参加人多的派对,却在你有需要时为你亲手杆皮做葱油饼。D他从小随著新移民的父母从台来美,在这过程中受到不少伤害。他凭著内向型人格的毅力,在年过三十后积极和父母沟通,分享自身伤害。刚开始这段沟通不断碰壁,遭到父母否认与不谅解,不只一次在争吵中草草结束。但是D不放弃,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换方法试试。他说许多人都劝他放弃沟通。可是因著他顽固坚毅的心智,一点一滴让他的声音被听见。父母开始改变对他的态度,亲子的关系和界线被竖立。多年后亲子关系反而因这层碰撞和诚实更加圆融和稳固。
F是名在白人诊所工作的亚裔医师。他个性谦和有礼,外表看起来好说话,不招摇也不外放,单凭按部就班看病人成为当地极有声望的医师,预约得排到三个月后。在医疗的世界中,不同于公司制度的层层关卡,F一直想得到合伙人的福利,努力想说服诊所经理和上司。刚开始自然是遭到软钉子碰,但是F不停倾听上司的担忧,并且列出自身的要求,一来一往超过一年之后,终于得到经理和经营者的点头,拿到他想要的合伙人资格。
D和F他们的共通点是善用自内向型人格的优势。F最终成为合伙人不是因为他多会行销,而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业绩,外加他身为内向者所拥有的耐心和毅力,不轻易接受拒绝,努力让铁杵磨成绣花针,直到他得到想要的东西为止。
无论是在职场或是人际关系上,我们往往聚焦在外向型擅长的“如何被看到”上,并将这点无限放大。但是却鲜少谈论如何提升自身能力,因为这过程相对漫长又常常碰壁,需要耐心和毅力来面对,这正是内向者所擅长的。内向者和外向者从来就不是谁比较行或厉害,比较像互补的阴阳关系。一边能带给团队谨慎思维,另一边则给予热情和喧染力,两者都万分重要,缺一不可。
或许外向型会最先在美国社会中被注意到的,但能长期站稳脚跟并且维持卓越的,很多时候却反倒是内向型人格的人。
延伸阅读: 事业爱情亲情三得意,只出现在童话故事里、媳妇是永远的局外人?、爱要用婚前协议来证明?、对抗童年逆境伤害、学会说不的界线教学101、高龄产子的背后、关颖珊的跑道转换、关系中的冷暴力、休生养息的艺术、爱要用婚前协议来证明?、高学历家庭主妇、那些在美国落地生根的人、人情味两三事、菜鸟新移民vs.归国留学生、留学的预备,虎妈的战果、虎妈放手的勇气
Dr. Phoebe的脸书、更多Dr. Phoebe的文章、关注Dr. Phoebe的哀居
更多美国旅行信息请看<在地人玩美西>,更多美国文化分析请看<美国女子学>和<美国人的真正生活>!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