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肖霞客(旅游达人)

离开Upali Thein后,嘟嘟车司机又送我到一处不知名的佛塔群,此处佛塔数量庞大,虽然多数佛塔高度不高,也没有排列整齐,可见它们可能并不是在同个时期,或由同个君主所建造的,较有可能是平民为祈福所建造的,通过检查Upali Thein到蒲甘重要佛寺之间的道路,可知有一处称为Khaymingha Padoda Complex佛塔群最符合所见的图片,但网络上却找不到任何有关此佛塔群的介绍。可见蒲甘可参观的佛寺真是数不胜数。

底下的Google地图可知在此地域的蒲甘平原上还散落许多有名称的佛寺,还有许多没有名称只有编号的的佛寺,如Temple 2400、2402、1822、1895等等,这些没有名字的佛寺,也有部份被列为世界遗产。而Khaymingha佛塔群因不是皇家兴建佛寺,故外观相对较为普通,也就没有人去报导与关注了。因为此宝塔群是另一种型态的佛教建筑,故列为蒲甘参观的第6座佛塔,缅甸行的第25座。

ADDY3776.1

Upali Thein、Khaymingha区域内的佛寺

ADDY3779

在路旁又见一座规模颇大的佛寺

ADDY3780

再前行有一处宝塔群映入眼帘

ADDY3781

此处见到众多大小不一且排列不整齐的宝塔,应该是Khaymingha宝塔群

ADDY3782

这几座宝塔可见塔身透过砖块的排列变换以展现其丰富层次感

ADDY3783

前方这两座宝塔造型不同,显得苍老

ADDY3784

一座规模较大的宝塔,藏身于树林中

ADDY3785

宝塔前有贩卖椰子汁的小贩,走累了当然来一棵

ADDY3786

两座佛塔的底部建筑结构

ADDY3787

从此角度可见七座宝塔

ADDY3788

从此角度可见仅靠在一起的宝塔群

ADDY3789

又见大大小的宝塔群

经过参观多座路边的小型佛教建筑后,可知蒲甘许多佛教建筑都经过改造、更新、重新粉刷和“美化”,以至于它们的大部分原始特征都已丢失。且长期以来,内部和外部人员都参与了对文物和宝藏的系统性掠夺。19世纪下半叶,西方冒险家和考古学家将许多雕像、壁画和其他古物移至博物馆供公众展示,尽管其中很多是被收藏或在20世纪的战争中被摧毁。尽管缅甸政府已禁止古物出口,但重要的文物仍继续落入富有的私人收藏家手中,这是许多历史建筑遗址的悲惨命运。尽管蒲甘再也没有恢复昔日的盛名,但蒲甘平原上仍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它的伟大。当然,木结构的建筑早已不复存在,几乎所有幸存的结构都是用砖砌成的。

嘟嘟车司机又送我到宝塔群不远的佛寺,可见一围墙,有一座不小的佛寺,在围墙边有一缅甸信仰与文化部的国家博物馆与考古部门所立的告示牌,可知此佛寺称为Ywa Haung-gyi,也称为Loka-hman-kin,为双层的建筑,建于13世纪,灰泥表面有雕刻,寺庙内部有佛教壁画,佛陀坐于菩提树下,有内部阶梯可通到二楼,也有楼梯可通到佛寺的顶端,1981-1982德国政府负责此佛寺的修复与保护。在砖头建筑体的主要入口与缅甸佛寺相似,皆是面向东方。在告示牌有此佛寺的建筑结构展示,佛寺的主体是正方形,但在东部入口则延伸较长,中心则为实心核区,环绕实心区有内部回廊,在实心区有壁龛来安置佛像,如下所示。请记得此结构图,因后面所见的蒲甘佛寺,不论其规模大小,其内部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

ADDY3790

Ywa Haung-gyi的建筑结构图,向东方入口有较长延伸

透过此告示牌虽可知其寺名,但以Loka-hman-kin来查询时,未见此寺名,可能这是缅文,但以Ywa Haung-gyi则虽可发现此寺名,但网络上有关此寺的资料相当少,且在蒲甘地图及Google亦未见此寺,可见此佛寺的重要性较低。在比对此佛寺的照片时,发现其与建于1190年的South Guni Pagoda(南门宝塔)外型类似,此外,若将Ywa Haung-gyi与外型与第27篇文章所介绍的Htilominlo佛寺类似,可发现它是Htilominlo的缩小版,其整个佛寺中心是个实心方核,其四周是回廊,其他三个侧面(南北各一,西一个)设置灰泥浮雕,完成中央佛殿。东面是相当大的前厅,尺寸为米,通过一个巨大的拱形门口与中央佛殿相连。上面有一尊朝东的佛像。寺庙屋顶可从前厅南侧的一个楼梯进入,二楼有一座佛殿。从外部来看,也可见整座佛寺分上中下三部份,也有上升梯台(露台),顶部有一座shikhara中央尖顶,屋顶的拐角处点缀著许多小佛塔的突起。尽管它已经失去了超过95% 的外部灰泥装饰和10%的内部壁画,但整座寺庙的结构状况还保存的相当不错,故仍具有“成熟蒲甘风格的象征,宏伟但不华丽”。

原来这样的建筑结构是蒲甘的典型风格,这一路以来已见到大大小小的这种风格的佛寺,最大者如Htilominlo,底宽43m、塔高46m,中型者如此寺,按告示牌图片比例尺底宽达35公尺,但目测应只有15km,塔高也约15km,还有沿路所见的小型佛塔其基本结构亦与此塔相同。基于此类蒲甘佛塔的代表性,将它列为蒲甘参观的第7座佛寺,缅甸行的第26座。此佛寺的外墙另一侧还见多个佛寺遗迹,在蒲甘平原真是处处可见佛塔。

ADDY3791

信仰与文化部的国家博物馆与考古部门所立的告示牌

ADDY3792

Ywa Haung-gyi佛寺的外观相当宏伟

ADDY3793

仰望此佛塔,可见其外型与Htilominlo佛寺类似,可视为是其缩小版

ADDY3794

shikhara中央尖顶上端未完全修复,还可见灰泥上的雕饰

ADDY3795

此佛像端坐在菩提树下

ADDY3796

墙上与天花板上有众多佛陀与诸神的故事

ADDY3797

寺内壁画,可见成排的佛陀与诸神像

ADDY3798

佛寺内部亦有信道,还有上楼的楼梯

ADDY3799

在此佛寺的围墙另一侧又见一座体量更小的类似佛寺

ADDY3800

从另一角度看此更小型的类似佛寺,四周有完整砖墙围住

ADDY3801

在墙内还有二座紧邻的宝塔

ADDY3802

在基台上有一底座为圆形的宝塔

ADDY3803

此宝塔有四门,以砖头堆起造型变化丰富的塔底

在参观Ywa Haung-gyi佛寺内部时,听到来自故乡的台语,原来是一家来自台湾的家人,父母带著两个小孩,原来是在仰光经营养蜂生意的缅甸台商,真是佩服台商开疆辟土的毅力。趁著暑假妻儿来缅甸探望他,他则带家人来蒲甘旅游,此时寺内有一画家正在作“沙画”,台商趁机购买多张,准备带回给台湾亲友。沙画是什么?它又有何魅力?

在蒲甘不仅在此寺见到沙画艺人,也在其他佛寺见沙画艺人席地而坐,边画边卖。沙画就是用沙子来作画,而在蒲甘这里的沙画沙子都来自于伊江的沙子,再进行染色。沙画先以白色的颜料在胚布上打底、上黑色线条,接著均匀涂上一层白胶,最后就是耐著性子费时费工的将彩色沙子一点一点地填上去。画作内容主要还是佛教故事、佛寺景光、僧侣、农耕生活等。当然在蒲甘有许多沙画是描述蒲甘佛寺及风光,如果以古法来完成一幅沙画,需时从一天到十周不等,但现在已变成可机器制作,故价格已大幅降低,计价方式根据画的大小及复杂度来计费。沙画是缅甸一门非常独特的艺术。第一次看到沙画深深地吸引我,也像此寺的沙画家购买了两幅当作纪念,毕竟价格并不贵。至于这是以人工或机器制作的并不重要,而是这些工艺品可令人怀念缅甸所遇到的人事地物。

ADDY3804

沙画艺人作画的工具、原料与作品

ADDY3805

金色沙画,有一只神兽站在三只大象上

ADDY3806

描绘蒲甘佛寺与佛塔的风景沙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