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肖霞客(旅游达人)
从参观蒲甘著名的Shwezigon Pagoda后,一路看了许多大大小小的佛寺,甚至许多不知名的建筑遗迹。终于来到蒲甘一座大名鼎鼎的Ananda Pahto Temple(阿难寺、阿难陀寺、阿南达寺),因此佛寺仍然是蒲甘所有佛教建筑中最精美、最美丽、也是上镜率最高的寺庙之一,号称是蒲甘伟大寺庙的第一名,来到此一眼就认出此寺,故以专文来介绍。
Ananda Pahto或Phaya是孟族建筑风格的对称杰作,带有一定的北印度影响,反映了蒲甘建筑从早期到中期的过渡。位于古城墙东侧,其方形蜂巢状(或称玉米棒状)弯曲状的sikhara皇冠和1990年为纪念寺庙900周年而镀金的伞冠hti。这座寺庙是在Kyanzittha 国王(1084-1113年)在位期间完成的,他的灵感来自八位来访的印度僧侣及他们在喜马拉雅山的Nanadamula洞穴中早年生活的故事。Ananda试图重现这个洞穴的景象,并反映佛陀无尽的智慧。它也启发了后来的统治者建造寺庙以彰显自己的功德。Ananda被围墙和四个完整的拱形门所包围,由于它也一直被当作僧院使用,因此在围墙内还有许多相关的建筑物。Ananda 是一个完美比例的希腊十字结构,形式精美对称,包括它的前庭和带有佛塔尖顶的山墙门廊入口。佛寺有一个中央正方体,每边长约53m。建筑物的外墙有二层窗户,约10.5m高。中央塔高51m。有六个上升渐缩露台(梯台);露台与室内有蒲甘最庞大的赤陶砖系列来阐述佛陀生活中的本生场景。四个较小的佛塔在第二主层的每个角落亦有模仿中央的小型sikhara皇冠,几层窗户有助于照亮内部走廊。寺庙的灰泥和其他部分和特征在18世纪后期,以贡榜Konbaung时代的风格进行修复(亚洲历史建筑)。
除上述说明外,英文维基指出此寺建于公元1105年,有几个梯台通向顶部的宝塔。佛寺供奉四尊立佛,分别面向东、北、西、南大方向。据说这座寺庙融合孟族和印度风格的建筑,是一座建筑奇观。这座令人印象深刻的寺庙也被称为“缅甸Westiminster Abbey教堂”(英国西敏寺),这座寺庙与10-11世纪的Pathothamyazi佛寺非常相似,也被称为“名副其实的石头博物馆”。这座寺庙在1975年的地震中遭到破坏。然而它已经完全恢复。寺庙的名称Ananda为佛陀的堂弟、私人秘书、他的众多主要弟子之一和虔诚的侍者Ananda尊者。此外,提供建造蓝图的八位印度僧侣在完成寺庙建筑后,国王为了保留寺庙的独特性,据传将僧侣建筑师杀死,以确保他们不会在其他任何地方建造另一个类似的结构,只能在蒲甘看到它。国王通过这座寺庙以准确和真实的方式向其人民传达佛陀的教义,将缅甸统一在一面旗帜下,从而“创造了大众的宗教热情”。国王作为法律的拥护者,希望根据他的解释来传达他对佛教教义的坚定信念。
阿南达寺是一个完美的对称结构,它是用砖块和灰泥建造的,在赤陶砖雕塑,以教育该地区的人民了解上座部佛教的宗教精神并符合国王的个人信仰观。只可惜所有蒲甘佛寺皆已关闭二楼以上建筑,故无法爬到梯台,在佛寺内也未注意到这些赤陶砖。寺庙入口大厅内的壁画大多是白色的,缅甸考古部门进行修复,北面西南立柱上部分仍有可辨认的画作,东面的墙壁和天花板上亦有佛像画作,北面有立佛像、阿罗汉像和莲花像,西面入口还有花卉设计。但因必会颜色暗沈,且位置较高,很难细细欣赏。此寺还有其他附属结构,如Ananda Oakkyaung僧院是一座用红砖建造的寺院,它建于公元1137年。僧院的墙壁上可以看到18世纪的画作,在此寺旁可见一座大型覆有灰泥的淡粉红建筑应该就是了。此佛寺实在是蒲甘最大个佛寺,国王建造这样一个这么庞大的单体建筑,只为供奉四尊立佛,总算对蒲甘历史佛寺建筑有更深刻认识,佛寺内部有许多空间是实心的,且回廊狭窄,从现代眼光真是浪费室内空间的运用,故缅甸近代佛寺内部已不见实心核区,而将更多空间来安置佛像或其它用途,对这种蒲甘的对称建筑且四面有佛像的佛寺形式,亦深深影响至今。较可惜的是未走到离佛寺的更远处,也无广角镜头,来拍下整座宏伟的佛寺。
Ananda Phaya由厚实围墙环绕,此为寺院区入口
进入后,迎面看到的入口延伸区的外墙
再往前行可见到佛寺有各层次结构
梯台栏杆的各层次造型,有许多不同大小佛塔与丰富装饰
佛寺主体可分主层、中层与上层,每层又细分成几小层,外墙有二层窗户
镀金的shikhara,可见每面还有五层佛龛,四角还个较小的shikhara
Shikhara上方还有称作hti的伞冠
此种形状的shikhara在蒲甘较常见,可昵称它为“玉米棒”或“蜂巢”
可见梯台的屋檐上有莲花办,还有五只神话的Chinthes狮子
四大一小的缅甸狮子守卫著佛寺,在其它佛寺少见屋檐上有狮子
可见由印度神话转化过来的缅甸龙在守卫佛寺
从另一角度来看佛寺的层层上升结构,有如须弥山
每个转角有大型Chinthes守卫,而不仅只是两只
相对于缅甸现代佛寺,此处的狮子显得较小且未挺立,前脚较短
佛寺旁见另一排装饰简单的附属建筑,应为僧院
僧院为平顶楼,为砖造建筑,覆以淡粉红的灰泥
僧院上的外墙装饰,虽以简单线条形装饰,但也有非凡的感受
另一方向的入口的延伸走廊,可见有成排的入口
在寺院围墙转角的大树,树下有个简约房舍
此佛寺的附属建筑相单简约,前方有水池
看完Ananda佛寺外观后,见到一入口即进入佛寺。Ananda是蒲甘量体最大的佛寺,故佛寺入口空间大,但无法立即见到壁龛内的立佛,而是见到金色的大型拱门,佛像的头部被拱门遮住,拱门的左右两端有站立的安详神像,著蓝衣白裤金边衣饰在此护卫佛像。因入口空间大,信徒会在入口处坐或跪礼佛,在此见到有护栏的大型桌面,信徒投纸钞到此桌面以捐献。之前在缅甸所见佛寺,包括在蒲甘的佛寺,佛像大多是坐佛,且手势大多相同,即左手掌向上置于腿上,右手垂下且手背向外,故在此见到立佛颇感惊讶,或许是这座佛寺的特殊地位。原来Ananda的四座立佛有不同的装饰与手势,还以为是相似的,故并没有特别拍南面佛像,事实上,蒲甘早期佛寺内部核是实心的,环绕内部核信道只能见到四个方向的佛像,及模煳壁画。亦即蒲甘佛寺内部可看性较低,纵使大型如Ananda佛寺。
在所有蒲甘佛寺的介绍中,大概只有对Ananda寺的四尊佛像有较详尽的描述。四尊立佛均饰以金箔,并以不同手印或形式站立。每尊佛像朝向一个方向,由北至南,表示证悟涅盘;每尊都有一特定名称,东向称Bhaddakappa、南向称Kakusandha、北向称Konagamana、西向则为释迦牟尼。供奉的四佛,表明佛陀“时空无所不在”。这四个塑像均由实心柚木制成(据说南方塑像由青铜合金制成)。朝东和朝西的佛像是后来的贡榜Konbaung的曼德勒风格制作的。北向佛像,拇指和中指之间握著一种药草,这种草药象征佛陀以佛法作为治疗痛苦的方法。在这个手印中,双臂垂在两侧,手掌伸出。这种手印在这座寺庙外的传统佛教雕塑中是看不到的(英文维基)。
拱形壁龛容纳高达9.5m镀金柚木站立佛像,朝北和朝南的塑像与建筑物同时存在,而现有东向和西向的塑像取代一百年前被火灾或寺庙盗贼毁坏的佛像;然而,对此存在不同意见。它们以后来的曼德勒贡绑Konbaung风格完成。后期塑像的长袍与早期塑像有很大不同。如果对佛像雕塑有兴趣的读者可好好比较这四尊佛像的差异。我是从西面进入,逆时钟绕道南面、东面、再到北面。这四尊佛像造像相对于蒲甘寺庙,是台湾人较习惯的,较为慈祥和蔼,且面容带有一抹微笑。此外,虽然内墙在历史长河中大部分曾被信徒粉刷过而破坏,但有证据表明它们最初也包含一些壁画。不过,因壁画大多模煳而难以欣赏,除非是对古代佛教壁画有兴趣者,可慢慢品味。
此佛寺以其在蒲甘佛寺的地位,是我在蒲甘参观的第8座佛寺,缅甸行的第27座。此佛寺的外墙另一侧还见多个佛寺遗迹,在蒲甘平原真是处处可见佛塔。后面司机又将载我到那家佛寺参观呢?
每个入口空间庞大,只见大型金色拱门,无法马上见到立佛的头部
立于拱型大门前的神像以保卫壁龛内的佛像
西向立佛 – 释迦摩尼,站于莲花座上
壁龛内部的壁画,可见有四面的佛像画
立佛前方有一大型圆桌,可向桌面投掷纸币
游客在南向大佛脚边这尊小佛像身上贴金箔
朝东的立佛–Konagamana
朝北的立佛–Kakusandha
每个入口总是有信徒坐或跪在大佛前礼拜,可见一道光芒射入
出了佛寺内部后,可见大树下的根部布置缅甸的生肖塑像
Ananda佛寺被高大的白色围墙所环绕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