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钟方
看著郑阿嬷皱著眉头,抱著两岁的外孙搭电梯,孩子满脸愁容,应该是孩子病了,“怎么生病了?”她忧心忡忡,“应该是感冒了,发烧、流鼻水、咳嗽都有!”
三个礼拜以后,又在等电梯时遇到郑阿嬷抱著外孙,有笑容了,还会撒娇,“前些日子,小外孙得了是感冒吗?”郑阿嬷摇头说:“这个病看起来是感冒,却不是感冒,比感冒严重,医师跟我说是‘呼吸道融合病毒’,让我们全家人担心到不行!”
一听到是招惹的这只大魔王病毒,连忙跟郑阿嬷说:“你辛苦了!小外孙也受累了!病情很严重吗?”郑阿嬷接著说:“我们好紧张,连续高烧不退、严重咳嗽,咳到半夜,咳嗽会有喘呜声、喉咙有好多痰!跑了好几趟诊所!医师说,这种病毒没有特效药,只能靠小外孙的抵抗力!”这个时候的小外孙活泼多了,郑阿嬷开心地说:“你好棒!你打败了病毒!”
对我们健康造成威胁的病毒,除了常见的一般感冒病毒、流感病毒以外,呼吸道融合病毒(RSV)近年也成为婴幼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因之一,甚至被民众封为“大魔王”,因为家中的婴幼儿不慎感染,严重可能的话,短短两、三天内,迅速恶化转为重症,甚至需要住院治疗。
亚东医院小儿部新生儿科郭子敏医师表示,除了常见的流感病毒外, RSV近年也成为婴幼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因之一。特别是对于免疫力较弱的婴幼儿,感染后病情可能迅速恶化,最近气温变化大、季节交替频繁,家长不可轻忽。
图片取自:(示意图123rf)
小病毒大威胁,留意婴幼儿染病风险
郭子敏医师解释,人类是RSV唯一宿主,所有年龄层皆可能感染,但以年纪越小的婴幼儿风险最高,这是因为婴幼儿的呼吸道尚未发育完全,感染RSV后容易因分泌物阻塞细支气管,进一步引发细支气管炎、呼吸困难等危险症状。由于病毒可以在物体表面存活一段时间,容易在月子中心、托婴中心、幼儿园等密闭场所引发群聚感染,需谨慎留意。
郭子敏医师进一步说明,RSV目前尚无针对性的抗病毒药物,治疗以支持性疗法为主,使用治疗症状的药物、退烧药、拍痰等协助孩童舒缓不适,需观测呼吸及饮食状况,最终仍须仰赖自体免疫力来清除病毒。目前已有单株抗体“Palivizumab”可用于预防RSV造成的严重感染,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降低重症发生率。该项药物已纳入健保给付范围,系针对部分高风险族群有条件给付,可由医师评估后施打,包含出生周数未满33周以下之早产儿
、出生周数未满35周且合并慢性肺疾病之早产儿、1岁以下患有血液动力学上显著严重异常先天性心脏病之婴幼儿(需由儿童心脏专科医师评估)
另根据2023年新生儿科与感染科医师的建议,出生周数介于33至35周 (+6 天)、且尚未满1岁的婴儿,也可视个别风险,由医师评估后考虑施打。Palivizumab通常每月注射一次,建议依风险程度给予3至6剂。
此外,新一代长效型单株抗体“Nirsevimab”亦已问世,仅需接种一剂,即可提供长达5个月的保护效果,为家中有高风险婴幼儿的家庭,带来更便利且长效的预防选择。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