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观完位于高句丽遗址公园内的好太王碑后,就前往参观洞沟古墓群,这是高句丽世界遗产的一部分,有关集安高句丽世界遗产的位置如下图。
集安博物馆、高句丽遗址公园、洞沟古墓群相对位置
洞沟古墓群分布在群山环绕的洞沟平原区,洞沟河畔及附近山麓,范围东西长约16公里,南北宽约2~4公里。在1966年实测时有古墓葬11300座,大多为高句丽民族于西元3~7世纪留下的遗存。墓群现划分7个墓区,墓葬大体可分为石坟和土坟两大类。石坟年代较早,是高句丽人固有埋葬方式;土坟年代稍晚,为接受汉文化影响后形成的。墓葬分布密集,排列成行,其中不乏营造宏大的王陵。重要的有将军坟、太王陵、千秋墓等。墓群中还发现30余座内容丰富、色彩绚丽的壁画墓,主要有舞俑墓、三室墓、冉牟墓等。些古墓群分布的范围极广,加之墓类繁多,内涵博大精深,不愧是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古墓群之冠(百度百科)。
石坟可分为积石墓、方坛积石墓、阶坛积石墓和阶坛石室墓;土坟可分为封土石室墓、方坛封土石室墓和封土洞室墓。在整个墓群中最为雄伟壮观的便是西元4世纪中叶高句丽的王陵以及显臣之墓,它们均是方坛阶梯积石墓,千秋墓是石墓之最,但已坍塌。将军墓是古墓群中保存最为完好的方坛阶梯石墓,亦是构筑严谨精良,被世人誉为“东方金字塔”的古代高句丽石造建筑的典范。墓的底面积有960平方米,墓高12米半,由1100多块巨型花岗岩石条堆垒砌筑而成。
高句丽民族素有厚葬的习俗,因此这些古墓群中均藏有大量的古代文物。虽经历代的盗墓,但仍有丰富的遗存,现已挖掘出的有价值的墓葬文物就有数千件。此外,其墓室画是一大特点。4~5世纪的前期壁画均绘于墓室的石灰壁上,主要描绘高句丽社会风俗和贵族生活,有饮宴、狩猎、出行、战争、歌舞、百戏等场景。6世纪以后的壁画则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为主题,以凝重流畅的线条、浓艳绚丽的色彩直接绘于修琢平整的石壁上,藻井部分则绘神话人物、伎乐天人和日月星象。只可惜未见到有那一座古墓对外开放墓室参观,倒是曾经在辽宁省博物馆看到墓室的介绍。
参观完古墓群后,来到集安市区,并游览向往已久的鸭绿江,毕竟从小到大就听到鸭绿江,更何况它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且赴朝鲜旅游是比较麻烦的,故能站在鸭绿江堤岸观赏界河及朝鲜景色,也算是一种难以到朝鲜旅游的心理补偿。在集安此段界河,可见鸭绿江不宽,集安市区紧邻江边,但朝鲜则是一片山区,建筑物较少,看到一块平地上有较多房舍及大型工厂,在此可感受到朝鲜的神秘气氛。
高句丽古墓有如一座座小型金字塔,此墓相当大
古墓上方为乱石,可见此墓的悠久历史
古墓下方堆叠的石条较为整齐,可知这是阶梯石墓
将军坟,号称“东方金字塔”为保存最为完好的方坛阶梯石墓
此古墓四周有倚护加固的巨大护坟石,每面三块
石条的切割相当平整,底层的石条较为宽大
另一座较小型的古墓,墓顶如磨菇状
从另一角度看墓顶,可见到一个墓室洞口
另一座在果园中的阶层式高句丽方坛阶梯石墓
除石砌古墓外,也有土墓
另一个圆顶形土墓
在辽宁省博物物展示古墓的内部景观
另一座低矮的石头古墓
古墓葬群区有许多古墓,此画面见到四座古墓
此画面有见到三座古墓,有土墓与石墓
古墓葬群区有一条小河,河上有许多碎冰
古墓群区周遭为山区环绕
古墓群区一座石砌的大型古墓
这四坐古墓上的石块已变成一堆乱石
另一座堆砌精美的古墓,这些古墓大多靠近山边
回到集安市区的鸭绿江畔,从河堤可见到对岸的朝鲜风光
在朝鲜的山边见到一组灰顶白墙的建筑
集安的鸭绿江并不宽,难怪古高句丽国也有许多遗迹位于朝鲜
朝鲜的鸭绿江畔有一座大型的工厂,烟囱竟然位于山顶上
在吉安鸭绿江堤岸上,可见到朝鲜有二组建筑位于山沟间
朝鲜的集安鸭绿江边绵延山脉,平原不多
朝鲜鸭绿江畔的一处平地上有许多建筑
除另一角度回望鸭绿江及朝鲜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