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滕淑芬

5月5日,大雨倾盆的傍晚,台大管理学院会议厅涌进100多位年轻人,都是来听台大创创中心举办的“年轻人该不该创业?”座谈会。

主持人、台大车库总监柳育德,看到台下竟有身穿小绿绿制服的高中生,以及20多位大一、大二学生,有点惊讶地说,“竟然这么早就想了解创业?”

尽管近年有不少年轻人抱怨薪水过低,时不我予,好像机会都被上一代抢光,但由国内外风起云涌的创业潮看来,此刻其实正是年轻人创业的最好时机。

新科技+新脑袋 赋予创业全新面貌

6月中,《远见》采访团队远赴美国波士顿访问MIT史隆管理学院教授、畅销书《第二次机器时代》作者艾瑞克.布林忧夫森(Erik Brynjolfsson),他就指出,过去几年科技变化的速度太快,未来更会加速前进,只要能善用新科技,就可能颠覆传统,因此,现在正是各行各业最好的创业时机。

即便是文化创业产业亦然,因为只要把产品放在网络上,随时可以接触到数以百万的消费者,测试市场需求。

以中国来说,被称为“淘宝第一村”的浙江义乌刘村,凭著“全球小商品集散地”的货源优势,网络创业家遍地开花。一个仅有1400多人的小村落,开了2000家网络商店,年成交额达数十亿元,造就不少千万级的电商。两年前中国甚至喊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把创业、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前进的双发动机。

美国,从硅谷到纽约、波士顿的创业潮,近几年更是异常兴旺。即使经历2000年的网络泡沫,Google仍在2004年上市,脸书也在这一年创立,成为两大超级“独角兽”(硅谷称估值超过10亿美金的新创公司)。

史丹佛大学自1951年开始推动产学合作,2011年的调查显示,已有3万9900家企业出自史丹佛大学的培育,创造2.7兆美元的营收,这些企业共雇用了540万名员工。

台湾的创业风气,虽然不像美国和大陆如此火热,但这几年也在政府扶持下,蔚为风行。

为了鼓励年轻人创业,目前共有13个部会,48个创业补助方案,投入数十亿元的补助资源。

创业加速器、共同工作空间、车库等,更已全台林立。

进入中小企业处的“青年创业及圆梦网”,网站上有几个关键数字:21个创业竞赛、45个创业社群、64个共同工作空间、105个创新育成中心。

新创 是产业翻转的机会

可以说,此刻的台湾,只要有年轻人想创业,一点也不会寂寞,很容易就可以找到政府或民间的资源,成为创业的第一桶金。

“新创,是台湾的机会,”有技转王之称的台大前学术副校长、现任教育部次长陈良基,2005年就在台大鼓励有科技创新能力的硕博士生创业,当时台大一年约有50位学生投入。陈良基亲自带著学生向创投募集资金,“但因学生实力不够,常被创投打枪,资金相当不足。”

没有理由气馁的他,努力向校友募集七亿元,带著团队到硅谷见习。2008年在台大开办创业学程,两年前又向行政院前院长江宜桦建议,集成各部门40多个新创计划。他说,政府喜欢办比赛,但“创业需要的是环境,不是拍拍手。”

“你知道麻州剑桥(麻省理工学院与哈佛大学所在地)方圆一公里内有多少新创公司?”陈良基曾拜访麻省理工学院的创意中心,接待的教授问;陈良基猜100家,答案是500家。MIT创校至今100多年,已成功扶植2万5000家新创公司。

目前全世界都在寻找创业新典范。今年3月《富比世亚洲版》(Forbes Asia)透过亚洲各地记者和业内人士推荐,在企业科技(B2B)、消费者科技(B2C)、制造和能源、公益创业、艺术等十个领域,选出具有创新精神与领导力的亚洲30位青创家,希望他们“在未来五年、十年可能成为下一个比尔盖兹或马克.札克伯格”。台湾的刘安婷、林大涵和柯轩恩也入选。

“媒体应多报导台湾青创家的故事,”不少关注创业风气的有志之士异口同声地说,惟有透过年轻创业家的故事分享,才能带动更多年轻人勇敢追梦。

学校、专家推荐 严选30位青创家

在这个初衷下,《远见杂志》除了自己搜寻名单之外,还邀请台大、清大、交大、台科大、北科大等鼓励创业的学校,及拥有多年创业辅导经验的之初创投、时代基金会、台湾竞技场、工研院、台创中心、中小企业处、国发会创业天使计划等部门,协助《远见》推荐台湾35岁以下的成功创业家案例。

不限产业,举荐标准包括已有营收营运模式,产业有未来性、影响性,有外部资金(如创投或募资成功)挹注等。

举荐单位非常谨慎,平均推荐五~八位。从大批名单中,最后汇整出30位青创家。其中多位入选者是同时被多个单位推荐的。

敢梦、敢为自己而战 35岁世代爆发力最强

整体而言,台湾的确有愈来愈多年轻人勇敢追梦。例如研发3D打印机的台大FLUX团队,大三就休学出来创业,入选《富比士亚洲版》的林大涵也是大学时期就创业。

分析这群人创业的领域会发现,最热门的主题,就是数码经济,包括物联网、电子商务、智慧软件应用等,占了1∕3。

其中创业八年的EZTable,已是台湾与东南亚最大的在线餐厅订位系统。创办人陈翰林26岁从美国回台创业,因为员工愈来愈多,六年间换了六个办公室。他分析成功因素,除了上天眷顾,更因“走在趋势上,看到网络已经取代很多使用者的消费行为。”

从创业者主题也可预见未来大趋势是数码。数码经济正是21世纪产业成长的火车头。

“数码经济不是产业链、供应链,而是生态系,”6月7日在之初创投第12届的DemoDay,创办人林之晨对著台下国发会副主委龚明鑫和多家创投业者说,数码经济是科技+通路的结果。

六年育成275家创业团队的之初创投,密切追踪这些公司的营运成绩,总计过去一年的营业额共166亿元,成长126%;整体募资金额达到71.5亿元,年增54%;共创造3280个工作机会。

“如果在2014年初投资AppWorks生态系100万美元,到了今天,约有1100万美元的价值,还有比这更好赚的生意吗!”林之晨说,不要觉得现在的团队很年轻,五年、十年后,他们就会变成有价值的公司。

除了数码科技外,其他领域也都有杰出创业家,只要能以新创意解决现有问题、满足需求,各行各业都有创业机会。

近几年,台湾食安问题严重,此次入选的30位青创家中,就有六位看到健康需求,包括绿藤生机、早餐吃麦片、好好鲜生、鲜乳坊等,都主打天然、有机、新鲜,为生活饮食注入创新革命,得到共鸣。还有四位来自产品需要精雕细琢的文创业,另两位看到群众募资的动能。其余七位则聚焦在线学习、安全居家、影音直播平台等。

跨界找点子 有缺口就有商机

这群创业家的人生理想,也大多不被所学牵绊。台大政治系毕业的,可以投入卖鱼;台大财金系毕业的,研发芽菜;电机系的跑去卖麦片。只要细心观察市场动向,找对缺口,处处都有商机。

创业家也有把梦做大的勇气,包括陈翰林、吴佳骏、洪彦伦、关羽翔、柯轩恩等人,产品已走出台湾,有国际化的潜力。

30位青创家的故事,具体而微地反映台湾30世代的耐心、信心和雄心,不走他人铺好的路,投资自己,投资未来,这也是创业家的特质。

这次入选的创业案例,只是抛砖引玉,难免有遗珠之憾。一定有更多台湾年轻人在各个角落努力著,希望社会能给年轻人更多机会,也希望有梦的年轻人勇敢追求,因为创业这条路上与你同行的人很多,并不寂寞。

【本文摘自远见杂志7月号;更多文章请上远见杂志官网
【立即购买远见杂志7月号

更多评论:草根影响力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