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上云

新政府需要磨合期,林全看似没做错什么大事,但赏味期却倏忽已过;从行政院副秘书长人事异动,即可嗅出不寻常的味道。

六月二十四日,总统府网站上发布一纸总统令,“行政院副秘书长施克和另有任用,应予免职;任命何佩珊为行政院副秘书长。”表面上,这是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柯建铭核心幕僚何佩珊转换跑道的人事公告。事实上,在总统令的背后,则是为“抢救阁揆林全大作战”,揭开序幕。

政院高层拍板的核一厂一号机重启计划,在尚未与立法院充分沟通下,贸然从林全口中说出,执政党立委强力围剿;原本是假议题的东西向快速道路收费,硬是被媒体刻意操作,政院不仅不思应变,还与尚未和立委取得共识的端午连假夜间收费,凑在一起,引发立委众怒;五二○新政府一上台,绿委一再提议,行政院对于先前国民党内阁送到立法院的提案,应予以撤案,却无人闻问,气得立委大骂,还因此反被国民党立委黄昭顺趁机借着陆配公民权年限,掐住民进党,让绿委跳脚,政院却不知事态严重。

执政后,党中央把在大选期间创建的各种沟通机制,移植到总统府,照常运作,但移转到政院,竟是动弹不得。党内人士归纳争议原因,包括:

一是政院幕僚能量不足。不像总统府宛如“小英办”,幕僚已有深厚默契,各就各位,领域也不像行政院包山包海,相形单纯;行政院内,几乎没有政治幕僚,担任过民进党政策会首席副执行长的施克和,一向以政策为主,勉强算半个政治幕僚,功能性仍嫌不足。

幕僚能量不足
决策机制也不明

原先寄望行政院副院长林锡耀负责与绿营的沟通协调,但包括原是苏贞昌文胆的办公室主任黄致达,两人对立法院运作与生态不够熟悉,也不是积极任事型的左右手,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至于发言人童振源,因先前未参与大选,对政策陌生,身边更无党内政治或政策幕僚襄助,难以担纲政策说明及穿针引线的工作。而行政院秘书长办公室主任林宜锦,原任职民进党智库,也不是政治幕僚出身,反而是熟稔行政业务的陈美伶,1个多月来,与施克和成为“(保)护林(全)”的唯二人士。

因此,已在柯建铭身边历练20年以上的何佩珊,挟其熟悉立院生态、法案攻防、政策内容,被视为林全的头号救火员,将与专任院长办公室主任的施克和,合作打通两院任督二脉。

先天幕僚数量不足,后天又没有办法像府方一样,有固定幕僚,有的负责舆情,有的负责立法院,有的负责文稿,有的负责政策,缺乏一组坚强的团队负责林全大小事,让林全备感辛苦。

其次是决策机制不明。五二○上任前,民进党设有党政协调会报,执政后则转型成行政立法政策协调会报,分别由林锡耀和柯建铭主持,但林毕竟不是政策见长,使得他对政策沟通,显得力不从心,而他职司对立法院沟通,以他对立院的熟悉度有限,恐怕也是事倍功半。

再者,今年大选后,民进党席次暴增,绿委们唯恐被淹没,各自争奇斗艳,骂行政团队不输蓝委,柯建铭纵有“唯一总召”的能耐,没有明确来自“上面”的授权,总是走在钢索上。何况,年初的立法院长之争,老柯与苏嘉全之间暗结心结,难以同心协力。

另一方面,几位被视为英系的立委,陈明文、陈其迈、罗致政组“台湾世代办公室”,主导串联的陈明文,更早被视为有意在明年挑战老柯党团总召宝座,这些“英派”总能上达天听,但他们仅就个案、而非襄助行政立法沟通工作。

尽管目前增加政院三长对党团三长的盒饭会,又有总统与阁揆的聚会、阁揆与立委的盒饭会,然而,一旦该负责的人无法展现战力,恐怕也是徒劳无功的安排。

“大政委”无法落实
部会首长不谙为官之道

第三,是“大政委”提前夭折。上任前宣示大政委时代来临,一个多月下来,却处于一种只闻楼梯响的局面。一来是几次“出言贾祸”的张景森隐身,二来原本担纲经济议题及经贸谈判的政务委员施俊吉上任没多久,竟就要转任证交所董事长,不免令人怀疑,原先规画的政委,还有谁要转任他职?

另外,职权划分上,像能源政策究竟是张景森、或是科技政委的吴政忠负责?大家一头雾水。政委的政治能量未能展现,显然没有达到当初的目的,使得院本部的政治能量,相形萎缩。

最后是不谙为官又不受控制的部会首长。五二○上任前,多位准阁员发言失当,就任后,政务纷至沓来,首长难以事事与院本部沟通过再发言,失控情况不减反增。相关人士分析指出,一方面是院本部的政治幕僚能量不足,无法有效指挥部会,另一方面是部会的幕僚,也没有创建与院本部沟通联系的机制。因此,各走各的路,各唱各的调,政院步调更显得凌乱没有章法。

平心而论,新政府都需要磨合时间,但是如今网络实时传播信息的生态,却大大压缩新内阁的调适期,林全看似没做错什么大事,赏味期却倏忽已过,府方不得不进行一连串抢救林全的作战计划。何佩珊的加入,只不过是开端,未来还会端出什么妙方,仍有待观察。

本图/文由“财讯”授权刊登,非经同意不得任意转载。
原文出处:抢救林全大作战 小英紧急换将幕后 一纸人事令 嗅出新阁赏味期已过

更多评论:草根影响力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