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医疗网/记者林怡亭报导
  • HHA

    陈震寰表示,医师若能与患者创建良好医病关系,就能针对治疗创建更有效的双向沟通,打造正确用药观念。

    世界卫生组织2016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因糖尿病死亡人数已高达140万人,较10年前增加30%,可见近代生活型态转变,已大幅提高糖尿病罹病率。台北荣民总医院内科部心脏科主治医师陈震寰表示,糖尿病治疗必须兼顾药物治疗与患者生活习惯调整,然而随著社会型态转变,许多患者背后都有各自难以改变生活作息的原因存在;因此,医师若能协助患者依个别情况调整药物选择,更能帮助患者改善生活品质。

     

    控糖用药五指标 服药顺从性自然会提升

     

    陈震寰建议,患者可主动透过稳定持久控糖、服药频率减少、减轻肝肾负担、避免低血糖以及降低副作用等五大用药指标,与医师讨论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陈震寰说,许多因糖尿病增加体重的患者都知道减重对病情控制的重要性,但碍于现实因素,如经济状况、工时长、或害怕低血糖导致饥饿恐慌等,真正能有效减重的患者很少,因此针对历经多次减肥失败而使治疗信心受挫的患者,在血糖能稳定控制的前提下,可从现有药物中,选择不会增加患者体重,并避免处方造成低血糖副作用的药物,以提升患者用药满意度,创建治疗信心。

     

    此外,传统降血糖药服药次数和副作用过于频繁,严重影响生活品质。陈震寰指出,临床观察患者在服药后若能明显获得症状缓解,服药顺从性自然会提升,但若服药后没有出现预期中的效果,甚至因为药物副作用感到不适,部分患者就可能自行减药甚至停药,反而使稳定下来的血糖又开始剧烈波动,造成更大伤害。

     

    低血糖成服药隐忧 良好医病沟通助患者摆脱恐惧

     

    一名糖尿病患者赵先生,按照治疗指引一天中必须依早、中、晚,三个时段服用药物,但是赵先生每到中午服药就会因低血糖产生晕眩,上工都必须带著一包糖果才能缓解不适,渐渐自行停止服用中午用药,不到半年,就因血糖指数过高入院。陈震寰医师和赵先生经过沟通,了解赵先生情形立场后,调整服药次数,赵先生服药顺从性因而提高,血糖也获得良好控制,不再发生突发性晕眩。

     

    陈震寰表示,医师若能与患者创建良好医病关系,就能针对治疗创建更有效的双向沟通,打造正确用药观念。针对低血糖的副作用,现今也有可大幅减少低血糖发生率的DPP-4抑制剂,可作为糖尿病治疗新选择。他也鼓励患者每次回诊时可循“糖尿病用药五指标”,主动与医师讨论,检视治疗及用药现况,若有副作用不适或服药频次造成生活困扰等情形,可及时反映,请医师调整剂量或用药。如此一来,稳定控糖的同时也能兼顾良好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