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驻纽约特派员/江汉】

我大概最常被问到的问题,就是:“你怎么那麽会做菜?是什么时候开始有兴趣做菜的?”其实我的做菜史开始的很早......

从小不管搬过几次家,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就是家中的厨房,在那个物质普遍贫乏的岁月,无论是临时搭棚盖出来的地方,或是用竹条编织和上泥巴当墙板隔出的一小块煮饭的地方,都始终是家中最温暖的所在。 后来等搬到日本式独门独院的房子,家中才有正式的厨房,这一住竟也超过了四十多年了。 爸爸妈妈都很会做菜,他们一个是广东人,一个是四川人,所以我们从小也就在这两大菜系中吃尽美食。 虽然那时他们也没能力买过什么珍贵食材,但经过他们的手做出来的菜就是美味可口、富有特色。 而我从小爱玩归爱玩,他们做菜的时候我老是跟在他们身旁当个小厮,乐于被指挥来指挥去。 我的母亲特别大方,不是经常请人来家中吃饭,就是做好了一堆菜,然后包一台三轮车,我就当她的跟班,挨家挨户的给教会里的弟兄姊妹或是朋友送去。 那时羞于见人的小男生坐在三轮车上,一站一站的看著母亲是如何的以【美食会友】且分送爱心。 尤其难忘的是,当她坐回车上时的那抹嘴角笑靥总是久久不退。

我的母亲在我14 岁那年过世,之后那些年我们家中的厨房不再那麽热闹,父亲白天在两所大学日间部教书,晚上还在夜间部兼课,以负担三个正在读大学的兄姊 ,但每天晚上还是为读高中的我准备晚餐和隔天的盒饭。  虽然放学后打球、关在房中听音乐是每天必做的事,但父亲在晚间做饭时我还是习惯在厨房待著, 只是我们彼此静默的时间居多。  而真正影响我决定开始做菜,却是有天晚上当爸爸赶著替我做完晚餐,还得去夜间部上课发生的事。 以前妈妈还在时就常做的一道盒饭菜,就是用肉丁、 土豆丁、 红萝卜丁炒毛豆俗称【锦绣大地】的菜; 这个盒饭菜既下饭, 颜色也好看。 那天爸爸时间太赶,当他炒好菜要端上桌时, 厨房的地因为太湿,他一个不留神滑了一大跤, 整个盛满菜的盘子随手抛向天花板,霎时间红的、白的、绿的、棕色的碎粒像是从高空泄落洒了一地,爸爸顾不得是否疼痛?立刻爬起来捡十散落一地的破盘碎丁。 那一幕景像是我一生无法忘记的, 很可能也是我第一次懂得怎么心疼父母的开始。  当然那时的我还停留在没有母亲自怜的阶段, 很难体会一个中年丧偶又得里外兼顾的男子心境。 我虽赶忙来帮忙捡十,眼睛却不敢正视狼狈的父亲,嘴里小声的跟爸说:“你先去上课啦!我来清,一会儿我出去吃碗面就好了。” 爸爸走后我卷缩在厨房一角,狠狠的哭出几年来对母亲的思念, 同时告诉自己我以后要分担爸爸厨房里的工作。 自此我就开始了我的做菜生涯, 所以【锦绣大地菜】是我做菜的起萌, 但背后的故事是一无法磨灭的影像.....

后来北上读大学几乎很快的就崭露头角,甚至有一段日子住在教会会所里帮一群高中学生准备盒饭。 记得大二时到女朋友家才第二次,就跟她妈妈得意的说:‘张妈妈!下次让我来煮给你吃。”没想到这【下次】的定义,竟是我的大半辈子。 做留学生那些年,就别提有多少异乡学子,在我们家遍尝各种家常小吃。 就业后把岳父母接来此住,二十五年来除非他们想自己表现表现,不然他们是完全不需要操心厨房的事了。 经常有朋友来吃饭赞叹之余,不免【将心比心】一番,小声告诉我:“你爸爸一定很心疼,养你这么大结果你都在帮别人煮饭。”。 我心想我十四岁失恃,十九岁认得岳父母,他们从未把我当成【别人】,我也还真的从未在煮饭的事上怨怼过! 但还是禁不住抓起电话打给老爸试探一番:“爸! 人家都说你会心疼,你儿子做饭做了一辈子,结果都没孝顺到你耶!”老爸回答说:“嗳呀!你妈没吃过你的菜,你岳母吃不是一样吗?亲家公跟我像兄弟一样,他吃!不就是我吃嘛?你对他们好,你看我有多蒙福,九十几岁身体还这么棒!” 听不到他有半点的冠冕堂皇和不舍,当然接著还是说:“你也别太讲究吃,将就一点就好了,记得炒菜时戴口罩免得吸入太多油烟啊。”关怀之心倒是未曾稍减。 我三不五时的打电话问他“牛肉要怎么炒才嫩啊?”, “鱼在蒸笼里几分钟恰恰好啊?”,“怎么塞肉在豆腐里才能做出不破的酿豆腐啊?”,“腐皮卷要怎么卷才漂亮啊?”。 他都是先骂一声:“看看你有多笨哦!教了你多少次了,你还记不得?”以我今日的功力,开班授徒都绰绰有余,哪还需要问人? 无非就是想唤起老师傅的得意之处,也是在他开始有时空错乱之际,替他寻回记忆。

这些年父亲年迈,我一年回去台湾好几趟探望他老人家。 日本式的公家宿舍厨房,大概早就不怎么开伙了。 我常在那斑剥窄小的厨房停留片刻,试著想像当年父母亲在做菜时,我是怎么能够挤在这狭窄的空间?还能穿梭在那时看起来比天还巨大的父母中间?也真不敢想像这方块之地,竟成了我日后难以磨灭的景像。 虽说现在的台湾外食多么方便,但我每次回去都坚持亲自下厨做给老爸吃,老式厨房虽不复使用,我就把老人家接到姊姊家中,在新式厨房中,请老爸坐在餐桌一角面对厨房,看著我在水槽炉头两边穿梭,老人家每次都劝说:“唉呀!小子啊(他对我的昵称)!别这么麻烦啦,就到外面吃吃多方便啊!” 但却阻止不了我的坚持,每当端上一桌食物,老人家在祷告谢恩中总免不了哽咽,或是想起家中那些早逝未能同桌的亲人,或是那份厨房中的特有气氛也感染了他?看著他满意而且胃口极佳的吃著,我总是不厌其烦捉狎他,要他比较比较到底是老子做的好吃?还是儿子做的好吃?他倒是毫不吝惜的说:“的确是儿子做的好!”,但都会接著说:“做父母的哪个不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啊,....我们那个时候啊...”聪明如我,赶紧将话题岔开,要不然我们那早已倒背如流的从抗战到民国百年的【餐桌宝训】又要开讲了....

我的女儿大学毕业做事都两年了仍住在家中,有一天我在煮饭她在旁告诉我说:“爹地!你知道我为什么还住在家里?因为我还满喜欢晚餐前厨房里那种Flow ,感觉很好!” 我心头不禁一震,我无法解释何为这流动?但很清楚现在我每天待在这偌大的专业厨房和我小时候跟爸妈挤在窄小厨房里的味道很像。 在为家人准备晚餐时,空气中好像能自成一股女儿形容的【流动】,难不成女儿闻到了相同的气味? 或是也和我一样贪恋著父母的身影? 不过这丫头在厨房里还真的是有点慧根,照著食谱或是我口述做的食物也八九不离十。 正沉浸在恋爱中的她,迟早嫁为人妇,有天却一本正经的告诉我:“爹地!我从你身上学了一件事哦!” 满以为她会称赞老爸的《美德》,正准备尾椎微翘,她接著说:“但是我比你聪明,我虽然会做菜,但我绝对不会让对方知道我很会做!免得将来会变成我一辈子的负担,我才不会像你这么傻呢?” 我搂搂她跟她说:“乖!乖!我当然希望你一辈子都这么聪明,我也舍不得你辛苦!但碰到挚爱家人哪来那麽多计较哦!”。

年轻时在台湾做了几年的心理辅导工作,时常有个案在我面前掉泪说: “从小我就告诉自己长大后千万别像我妈! 但不知为何?长大后我的处世为人方式,却越来越像她,我真的好气! 这还不打紧, 最让我火大的是被另一半常呛声: 你看你!你简直跟你妈是一个样儿!”……. 当时的我用温暖且充满同理并带著几分学理的告诉他们 “你不想重蹈你父母走过的人生模式, 但学著认识分辨哪些是你拒绝的,把它列表出来,一一【打X说NO】, 且慢慢的走出一条拥有自己的道路。” .....如今随著年岁渐长,反观自己的个性与行为模式, 若碰到类似的情形时, 大概会轻拍对方但依旧温暖的告诉他:“对啊! 你本来就是你爸妈的子女啊! 你像他们是天经地义的事啊!气啥?”

多年来,我下了班总是立刻换上轻便衣服就进厨房,从没想过先躺躺或坐坐,在准备晚餐的那段时间,是我一天中最专注也最安静的时刻,很多人都问我说你不累吗?其实在专注中让我得到完全的纾压解劳,我也在安静中感受那股厨房气动的成形,仿佛回到那些年只有我跟父亲在厨房里的静默一般,但坐在一角的人如今像是已换成了父亲,给我无限温暖。 我也经常做好一堆菜,开著车到好友家一一绕上一圈,在挨家挨户的车程中,我总想起三轮车中的母与子。 每每朋友都是感谢声连连,其实他们不知道在那一路送食过程中,我与母亲那份贴近的感觉是我最享受的片刻,她走了已经四十年了,但我还是好想好想她....。

20140909_江汉_纽约风情_厨房里的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