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吴娟瑜

伪单亲的新彤妈妈来哭诉,她说:“老公长期派驻新加坡,我一个人带两个孩子,又要上班,很累很辛苦,加上儿子念国二,女儿念小学六年级,两个人天天吵架,学校老师还常来告状……。”

“你应该…”,对吗?

新彤听到我乐意聆听和协助,她感激地致谢。原来关键在于孩子放学到家时,衣物不丢洗衣桶,书包在客厅乱摆,一下又喊著找不到课本,看不到手机…

“请问你怎么回答呢?”

结果新彤滚球般地说出一串责备:“叫你们自己收好,为什么乱丢乱摆,难怪找不到,这也不要怪我,又不是我拿走的,你们应该顾好自己的课本、衣服……”

“想要改变亲子关系吗?”我问新彤,她立刻点点头。

接著,我引导新彤觉察个人的语言模式、思考模式和行为模式 多数是正面?还是负面?

深入探索后,新彤发现自己工作忙碌,长期睡眠不足,最近还跟老公在视讯上吵架,心浮气燥的结果,就是随时和儿女“拌嘴、吵架”。

“想不想和孩子心平气和沟通?同时自己也轻松快乐?”,我追问新彤,她毫不迟疑地点了头。

 ADEY1990
图片取自:(示意图123rf)

换个眼神看孩子

韩片“精奇大家庭”里,有句发人深省的话:“孩子是父母的神”,这个“神”字当然不是指父母要跪地膜拜,主要概念在于孩子说的话往往是真心的,一语道破的,但是爸妈看不到自己的误區,立刻指责孩子犯错,以致亲子关系越走越远。

有一回,“幸福导师班”义明学员提到七岁大儿子常对他说:“爸爸你比较爱弟弟。”,针对大儿子的说法,义明回答:“弟弟比较小,当然要爱他。”

进一步分析这句话给义明听,他才惊觉自己身为爸爸竟然没听出大儿子这个“神”讲话的重点,反而加深大儿子的挫败感。

在我提点后,义明终于明白对大儿子需回复如下:“爸爸一样爱你,来,让爸爸抱抱你,另外,弟弟比较小,还不懂事,你帮爸爸忙,我们一起来照顾他,好吗?”

仿佛儿子下了“神旨”,往后义明学会认真听出孩子的内在声音,而且正面的语言模式、思考模式、行为模式和两个儿子互动。不再是“你应该…”,更多的是鼓励性、肯定性的“你可以……”

谈到新彤妈妈,她也是认真重新学习正面的亲子互动,当下班到家太忙、太累时,她会先跟两个孩子说:“妈妈先休息30分钟,有什么事待会儿再聊,你们可以放松吃个点心,或上网找爸爸聊聊。”

自从“把孩子当成神”这句话放进心坎里,新彤妈妈说:“我对孩子说的话更认真听,不再敷衍了事,在回应上,我也多用‘你可以…’来给他们建议,果然双方面冷静下来,我们更好沟通,孩子们也更贴心,会洗碗、倒垃圾,老公也一直感谢我。”

“孩子是父母的神”,这句话指出了父母更贴近儿女心意,带领他们更上一层楼成长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