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琪拉编译
根据新英格兰期刊的报导,在美国有2/3的人送进医院的原因是因为不遵照医嘱,一年耗用的成本约美金1000亿美元。这中间包括H.I.V.病患,高血压患者,精神病患还有一些幼童病患(让孩童乖乖吃药有时是件困难的事)。
为了解决这问题,研究者研究许多策略,包括行为经济学上的策略,但都成效不彰。最新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李察塞勒的理论似乎有帮助。像是,人们喜欢做事情,像是器官捐赠,只要这是[预先设定好]的选项,而非人们另外要请求的选项。如果医师告诉病人其他病人都遵守看诊约定时,病人也比较不会失约。还有,人们比较喜欢[预防性]的行为,像是涂抹防晒乳,因为这带给他们帮助,而非伤害。于是专家们也想用这些心理学上的技巧来帮助病人们遵守医嘱建议。
曾经研究者最近研究了超过1500个心脏病的病人,他们把这群人分成两个群体,每个人都曾经有过心脏病发的历史。其中一组人接受一般的医疗方式,另一组人接受特殊的电子药瓶,会记录病人吃药的频率。然后,研究者说只要乖乖吃药的病人都可以参加乐透抽奖,有20%概率的病人会抽到每天获得5块美金的奖项,另外有1%的概率的病人会抽到每天50块美金奖项,都持续一年。
不仅如此,抽奖组的人还可以选择其他家人或朋友,如果他们没按时吃药的话,电脑就会自动通知这些亲朋好友,让他们获得其他帮助。另外还有其他社工群体会介入关心这些病人有没有按时吃药,提醒他们要每天遵照医嘱指示等等。
这个研究方式看起来很周全,涵盖了金钱诱因、亲友帮助与医疗机构的介入,但是不幸的事,研究结果还是失败了。这两组人最后在医疗上的花费相差无几,第二组人没有因此比较会乖乖吃药。
这实验告诉我们叫人改变原始的行为模式是很困难的。过去有医师免费提供医药给病人,希望能让他们有诱因吃药,不过结果失败了。也有医师尝试用乐透彩的方式鼓励人们吃药(像上述),结果还是失败了。
很多行为经济学上的动机对于公共政策上的效果比实际医疗上好。到底要用什么方式改变人的健康习惯、用药习惯、饮食习惯,看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参考资料:
dont-nudge-me-the-limits-of-behavioral-economics-in-medicine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