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钟方
享有超高知名度的艺人徐熙媛大S前往日本旅游,因流感并发肺炎不幸往生,她的病逝及流感预防、施打流感疫苗,一时之间成为热门话题、热搜榜单之列,更让民众不敢轻忽流感带来的并发症,以及可能致死的严重性。
类流感三特征:一烧、二痛、三疲倦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症状表现虽与一般感冒相似,有流鼻水、咳嗽、喉咙痛等,但两者之间还是有很大的不同,根据疾管署说明,感冒的致病原包含多达数百种不同的病毒,而流感是由感染流感病毒引起。如果症状发作时较为突然,且有全身性症状,包含发烧、畏寒、头痛、肌肉关节疼痛、极度疲倦等,可能并发肺炎、心肌炎、脑炎、神经症状(雷氏症候群)等,甚至导致死亡,所以若出现“一烧(发烧)”、“二痛(头痛、明显肌肉酸痛)”、“三疲倦”就需警觉是类流感(尚未经过检验确诊,临床表现可以直觉怀疑是流感)。
流感话题成为新闻热搜事件之后,大家开始极度关心流感相关议题,有前往日本旅游的民众担心染疫,携家带眷到诊所打疫苗;已经付了出国到日本的机票、住宿费用因为无法退费,拼命查询如何预防染疫的信息;另外有人从日本回来之后就出现流感症状,不敢延误病情,赶紧到医院就诊。
图片取自:(示意图123rf)
施打流感疫苗是最佳预防方法
嘉义大林慈济医院胸腔内科主任陈信均医师表示,医学统计,整体流感的致死率约千分之一,其中以高危险族群并发重症的概率会比较高,包含65岁以上长者、婴幼儿、孕妇,或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免疫不全的病人,年轻族群得到重症概率稍低,不过一旦并发重症,致死率就会由原来的千分之一骤升至百分之二十,身兼内科加护病房主任的陈信均,以多年治疗重症病人的经验补充说明,预防流感最好的办法就是施打流感疫苗,事后的就医、用药都不如预防来得有效。
陈信均表示,七、八年前台湾曾经有过一波大流行,当时加护病房收治很多重症病人,甚至连叶克膜都不够用,由于新闻报导非常多,隔年疫苗施打率提高,流感重症率也降低。如果是对疫苗较为易感的族群,或过去打疫苗曾出现并发症的民众,建议流感流行期应尽量减少出入公共场所,若要出入,务必要戴口罩、勤洗手。
有些族群属于依赖群体免疫侥幸者,认为只要别人都打疫苗,流感自然不容易传染,自己可以不用施打疫苗,陈信均指出,按照流行病学公式计算,整个族群里面几乎要九成以上的人都施打疫苗,才会产生群体免疫的效应,施打流感疫苗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利人利己观念,流感传播速度相当快,健康族群施打疫苗,能够保护不能施打疫苗的族群,就是大爱。
喘症发生请尽速就医
陈信均医师提醒,无论有无施打流感疫苗,得到流感后,请一定要提高警觉。高危险族群一旦有咳嗽、发烧等症状,不要拖延就医时间,避免病情急速变化。至于青壮年族群,若有咳嗽、发烧,是流感常见症状,若开始出现会喘的状况,就是一种危险征兆警讯,要尽快就医,掌握治疗黄金时间。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