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允杰 国立空中大学公行系主任、前青辅会主任委员
距离九合一选举只剩不到两周,依照各家民调显示,许多县市的民调结果打破传统蓝绿板块的结构。其中的关键在于青年族群(20-40岁)的投票意向。年轻人不受统独意识形态拘束,选举行为高度自主而且游离。可惜的是,除了少数县市长候选人,大多数参选人并未提出完整的青年政策。
廿五年前,大街小巷年轻人最爱哼唱的是张雨生“我的未来不是梦”。那是个台湾大翻转的年代,当时刚刚解除戒严,开放党禁报禁;台湾正从劳力密集产业走向资本密集,就业率、GDP成长率与所得分配的表现,在亚洲国家相对亮眼。
如今巢运走上仁爱路,望著高不可攀的帝宝豪宅兴叹。当年,台北市卅坪房子不用五百万,如今一千五百万还未必买得到小套房。年轻人的第一份薪水,当年不过两万,现在也差不多。
薪水低、物价涨、屋价飙是台湾青年生活写照。对年轻世代而言,处在一个未来充满不确定的状态下,个人生涯的风险也提高了。闷经济世代同时面临教育与就业、就业与生活、机会与能力三者间形成的落差。
青年经过教改洗礼,更能挑战权威,追寻自我;却也在全球化的贫富差距与竞争压力下,焦虑不安。多数年轻人挤身在父母买的房子里,想要维持自己的开销都有些辛苦,更别提奢望“成家立业”,打造自己的窝。
台湾是华人世界实践民主的领头羊,有积极的公民运动。台湾在各行各业都有出类拔萃的达人,也有很多关心公共事务、想为台湾做点事的青年。台湾年轻人有丰富的创意与软实力,关键是政府能否集成民间社会资源,提供年轻人挥洒的舞台?
太阳花学运的爆发,让政府惊觉与青年世代出现严重的思维落差。攸关台湾区域经济集成的服贸协议与两岸监督条例,至今仍卡在立法院。处于闷时代的年轻人,对于两岸走向经济一体化,充满高度焦虑及恐惧感;在两岸关系逐渐踏入深水区的时刻,发出了怒吼。未来,政府与青年世代需要更多的对话与沟通。
由于政府组织改造缘故,2012年初青辅会走入历史,“青年创业”整并到经济部;“青年就业”移拨到劳动部,其他业务并入教育部。然而,青年就业与创业的环境挑战日益严峻,中央与地方政府应以公私协力的精神,集成各界资源,来解决全球化时代下青年的切身问题。
行政院成立了青年顾问团,但只是不定期、任务编组的咨询会议。未来要推动青年政策,仍然需要中央与地方的垂直合作与跨部会单位的水平合作。尤其是经济、劳动、教育、住宅、金融、科技、农业、两岸会等相关部门,都与青年就业与创业、产业发展策略、教育政策以及政策沟通息息相关,
另一方面,台湾的科技业也必须创造属于年轻人的产业,让年轻人愿意投入。台湾产业要有竞争力,必须结合网络世代年轻人的优势。台湾首要之务是改善创业环境,提振创业风气,发展设计、生活方式、文创的高薪服务业,并结合既有的电子产业、音乐及文化产业。
青年是牵动世代与社会前进的动力,点亮年轻人的创意火花就能照亮更多人。我们需要集成中央与地方、政府与民间的资源,提出通盘的规划,积极落实,才能解决闷世代青年所面临的问题;鼓励青年善用政府、企业及社会资源,打开机会之窗,摆脱闷经济的紧箍咒。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