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草根影响力新视野╱林孝义医师口述‧记者林旻柔整理】
僵直性嵴椎炎是一种古老的疾病,早在六千年前,埃及木乃伊骨骸中,就曾发现骨盆腔或嵴椎部位的慢性发炎及黏著现象。此病属于慢性发炎性免疫疾病,主要侵犯嵴椎关节与附近的肌腱、韧带等软组织,多发病于15至35岁之男性。
僵直性嵴椎炎的患者发病时,其嵴椎会失去柔软度,严重时就像竹竿一样无法弯曲或伸展,因此有“竹竿病”之称。主要侵犯的部位在整条嵴椎和下半身的大关节,不积极治疗可能造成嵴椎僵硬无法弯曲。除了嵴椎动弹不得是主要症状,还可能有其他并发症,例如:虹彩炎、虹膜炎、上肺叶发炎、肺纤维化、神经压迫症状、主动脉闭锁不全、大肠炎、无菌性生殖泌尿道发炎、A型免疫球蛋白肾病变和皮肤干癣等。
在医学临床上,可从X光片中看到患者的荐骨─肠骨关节、嵴椎和髋关节的病变。罹患率方面,白种人罹患率较黄种人及黑种人高,在台湾的盛行率约为0.2至0.3%,男女的患者比率大约为5比1,女性的症状较轻微但也较难确诊。
值得注意的是,约有5%的患者在16岁前就会发病,而小孩期间发病者,多自接骨点发炎或周边关节炎开始,且一般治疗的预后效果较差。致病原因除了遗传因子抗原(HLA-B27)外,也与基因、感染和受伤等因素有关。此外,因患者血液里缺乏类风湿因子,为血清阴性嵴椎关节病变之一。
虽然僵直性嵴椎炎患者有95至97%带有HLA-B27阳性因子,但根据统计资料,HLA-B27阳性者只有2至10%会得到僵直性嵴椎炎,并没有明显的特异性。
僵直性嵴椎炎和一般腰酸背痛不同,僵直性嵴椎炎患者只要长时间维持固定姿势,就会引起酸痛及僵硬,必须利用运动、浸泡热水和热敷,才能缓解症状。患者经常睡到半夜,会因疼痛而惊醒,更因下背部僵硬而无法立即起床,且需经过数十分钟的运动或热敷,才能让僵硬的身体恢复。
此病症的主要治疗方式有非类固醇消炎药(NSAIDs)、肌肉松弛剂、局部关节或肌腱注射类固醇;若并发为虹彩炎,则需类固醇眼药水或眼内注射。在发病的急性期,也可用口服小剂量类固醇,让发炎和疼痛的状态快速缓解。此外,罹患此病因有心理上的压力,有时需配合抗焦虑及抗忧郁药,而生活上则要搭配复健与运动治疗,才能控制好病情。自体免疫疾病若能及早诊断治疗,病情得到控制的概率也较高;因此,为了健康,平时还是得多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并做到定期检查、及早治疗。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