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草根影响力新视野╱记者林旻柔】

如何让市民生活融入文化?台北市政府文化局长倪重华表示,如同跑步、骑自行车与阅读一本书等,文化就是过过小日子。“书院台北”活动今年迈入第4年,首度加入新北市艺文所,范围更为广泛,包括四四南村、好漾思维、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馆等,双北地区合计超过80个艺文场馆,横跨北市6大生活圈,并举办超过200场活动;透过“书院台北”活动,民众可以抛开生活的复杂,以专心体会一件事的“职人心态”,从一个字、一本书、一间店、一杯茶、一双手到一份记忆之中,重新发掘台北的新面貌。

(图片来源/书院台北脸书专页)

书院,过去历史上是一个城市的文化据点,而随著文化的多元性发展,文化的类型也从旧时代的科举教育,扩展到结合知性、感性的各种知识与体验。当今的书院,除了各具特色外,更增加了多元性及知识传承的坚持。2015书院台北活动强调“慢城‧小故事”,以专心体会一件事为主轴,让书院成为中心点,结合在地特色打造台北市6大文化生活圈:新旧融和的北投士林区、美学科技的内湖南港区、文化传承的中山大同区、翻新与创意的中正万华区、跨界品味的松山信义区,及美好生活的大安文山区,预期让文化走进市民生活。

2015书院台北的精神主旨为,由见微知著的日常生活,扩展到大台北全空间的认识,除了以专属手册为主轴外,更注入路跑、旅行、自行车和阅读等动、静态实体活动,重塑新的文化体验空间。其中,有街头路跑创办人胡杰邀请民众在活动中“承接天恩”,用路跑、以双脚串连台北;阅读创办人郑俊德则表示,期许书院台北活动能打破地域空间限制,并希望透过该活动的串连,能带领民众走出独善其身的视野,更近一步走向全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活动大量运用科技工具,并著重行动与互动,结合时下热门社交平台Facebook、Instagram、LINE等,透过个人影音的捕捉及心得分享,扩大文化同好串连,让大台北的市民不只是参与活动,自己也成为文化诠释的一员。渴望提升文化素养的民众,不必重进校园研读文学,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双手与双脚,借由“书院台北”活动,带领感官探索大台北城市,并走出户外,向大家分享自己的生命经验,彼此互动交流,定能带出更多文化激荡的火花。

更多评论:草根影响力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