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草根影响力新视野/记者梁璃月】

长期关注失智老人议题的天主教基金会最近请曾文珍导演拍摄一部纪录片《长情的告白》,近距离记录五位照顾服务员的劳动身影,这五位照护员的背景各不相同,有从中国嫁来台湾的杨建红、师范体系毕业的林佩桦、原住民斗布、原本从事装潢工作的文涂,以及原本从事成衣加工的胡凤娇。他们每天到固定的家庭为需要照护的独居老人或是行动不便者提供服务,大部分是帮忙洗澡、煮饭喂食、清洗衣物、逛街买菜这一类的工作,当然还会有陪伴聊天的部分。但因为台湾相关政策不完善,这群服务员领的是小时制的薪水,工作福利并不健全,他们一天要在好几个家庭当中来回奔波,不论刮风下雨,都必须穿梭在城市、偏乡的各个角落。 alt="0603-2″ width="1280″ height="640″
(影像来源:榖得电影)

虽然台湾已经逐渐面临到老年化社会的种种问题,但其实整个台湾都还没有准备好要如何去因应,曾文珍在接受草根影响力新视野采访时表示,目前台湾极度欠缺居家照护员,但是许多人对于这一行要做什么却仍旧摸不著头绪,透过这部纪录片,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居家服务员这门行业。

(影像来源:榖得电影)

国立台北护理健康大学长期照护研究所的张宏哲教授表示,这行业大部分是一种公部门的委托服务必须在私人的情境中提供,服务员的专业度很容易被模煳,许多案主会把服务员当“佣人”看待,对服务员有许多不合理或是超出契约范围之外的要求,服务员还可能承受服务对象颐指气使的态度、口语暴力、性骚扰甚至肢体暴力等极不友善的对待。不过虽然整体环境不是很友善,服务过程也很辛苦,但很多服务员还是坚守冈位,不轻易抛弃这些需要被帮助的家庭。

(影像来源:榖得电影)

服务员杨建红在《长情的告白》影片中描述,过去自己还没有当服务员时,婆婆生病时自己也是多头烧,好在有服务员到家中帮忙,“每次她来的那两个小时,我就可以休息一下,做一下自己想做的事或是出去走走透气,获得喘息”。舍弃当老师投入这故服务员工作的林佩桦表示,“这个世界有这么多的老师,并不差我一个,但是服务老人更显得我的重要性。”她从工作当中获得极大的肯定,因此常常满怀热诚到各个个案家里服务。

这些居家照护服务员不管原先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为何,都需要接受专业的训练,而且要有极大的工作热忱。但在现在的社会当中,有许多人对于他们的工作内容以及专业形象存疑,因为许多人对于他们并不了解,才会有将他们跟帮佣混为一谈的误解产生。对于此现象,曾文珍导演表示,如果可以提升这些照护员的形象,让更多人看到他们的专业,将有助他们获得更多的社会尊重。
class="alignnone size-full wp-image-16337″/>
(影像来源:榖得电影)

近几年台湾人开始警觉到老年化的议题,但是社会相关信息并不透明,若可以从各个教育层面切入生命教育的课程,不管是学生、刚出社会的毕业生、青壮人口或是中年人都可以有机会学习并意识“生老病死”的议题,这将有助大家面对老人化社会即将来临的事实,并可以帮助民众规划老年化生活,甚至,还可以鼓励民众尝试投入服务员的行列,学习如何照顾别人的同时也可以学习照顾自己。

另外,目前失能与失智的人口约有74万,政策规划七成个案于社区中照顾,但是,可以实际提供家庭照顾者协助的居家照顾服务员,目前人数却仅仅有7千多人而已,远远低于实际的需求,虽然政府有意尽速补足照护员的数量,学校也开始有相关课程,但是如果从正规教育体制著手,将会缓不济急,如果可以从民间基金会的训练课程开始著手,将可以加快照顾员的训练速度,也可以在短期内提供更多的照护人力。不过目前碍于经费制度、这些服务员的福利都不完善,不但是时薪制,还因为是接案子的形式,当这些老人搬迁到养老院或是过世时,服务员将会有一段等待下一个案例的空窗期,收入也将锐减,如果能在短期内健全福利体制,服务员将能拥有更大的保障,也才能够吸引多的人力投入居家服务员的行列。

关键字:长照法 老人 纪录片 居家照护员 失智

更多评论:草根影响力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