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rget推出“10-4”新规:想用更友善的门市体验拉回客流?

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夜未央编译

下次你走进Target时,很可能会发现店内的氛围有点不一样。原因不在于商品陈列或装潢,而是这家全美拥有约2000家门市的零售巨头,最近推出了一项相当“特别”的新政策:一个将直接影响每位顾客的门市规范。

这项新规,是Target在销售连续疲弱、策略接连调整的情况下,再一次尝试扭转局势的举动。至于顾客会不会买单、能不能真的刺激民众更常回到实体店消费,目前仍是未知数。

Target近期政策变动不断,新规“友善度指标”上线

近一年来,Target的策略变动颇多,有些甚至引发争议。包括在2026年2月1日,任期长达11年的CEO正式卸任;以及取消广受顾客喜爱的比价政策,引来大量反弹。

而这一次,Target推出的新措施,被官方称为“友善度规范”,目的表面上是提升门市服务体验,但更深层的目标其实指向企业营收。

根据彭博新闻报导,Target正式要求员工落实名为“10-4守则”的互动准则,让每位上门的顾客都能受到“更明确、更标准化”的友善接待。

什么是Target的10-4新政策?

虽然零售产业过去一直强调“友善服务”,但Target这次的要求比以往明确许多,并以距离作为分界,规定员工何时该做什么。

所谓“10-4守则”,指的是:

1.顾客距离员工10英尺(约3公尺)时:员工需主动与顾客眼神接触、微笑并问候。

2.顾客靠近至4英尺(约1.2公尺)时:员工需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协助,或简单关心对方的状况,例如“今天还顺利吗?”等。

这套规范被认为与Walmart长期采用的服务政策相似,但Target的要求更细致、更积极。

Target门市主管Adrienne Costanzo向彭博证实此变动,并表示这套规范的核心,是提升顾客在店内的感受。

这项新政策真的能挽回销售吗?

虽然看起来只是提高“友善度”,但Target此举的真正目的相当明确——重振实体店销量。

彭博指出,Target内部发现某些关键消费指标,例如停留时间、购买率等,在顾客被主动问候时都有显著提升。换句话说,“被关心”很可能会让人更愿意买单。

这项政策之所以如此急迫,是因为Target正在面临不小的财务压力。

根据2025年8月的财报:

  • Q2营收仅252亿美元,年减0.9%
  • 净利13亿美元,年减19%
  • 实体店面销售下滑3.2%
  • 在线销售则成长4.3%

数字显示,顾客不但“买得更少”,也“进店更少”。在这样的背景下,Target显然希望透过更温暖的门市互动,重新吸引消费者踏进店里。

顾客与员工怎么看这项新规?

虽然Target官方期望这项政策成为改善顾客体验的关键,但不少员工与顾客对此并不太乐观。

在r/Target的Reddit论坛上,相关消息引来大量讨论,而反应大多偏向质疑与无奈:

有顾客回应:“祝你们好运吧,有些人根本不想跟你讲话。”

也有自称门市员工的人表示:“我以前会问候顾客,但太多人根本不理我。除非感觉对方很友善,不然我根本不想多说话。”

在美国零售店逛过的人大概都知道——并不是每位顾客都想被打招呼,有些人甚至会因过度问候而感到压力。

然而,如今问候不再是选择,而成为明订的工作要求。随著时间推进,也许顾客会逐渐习惯,员工也会找到自然、轻松的应对方式。最终,这些互动是否能真的拉抬销售,就是Target努力追求的成果。

友善是否能成为Target的转机?

在零售产业竞争激烈且电商持续成长的今天,实体店要吸引顾客回流,确实需要更强的“人情味”与更佳的体验。而Target此时推出10-4政策,看得出来是希望在服务面创造差异,让顾客觉得逛实体店“值得”。

不过,这项策略能否真正奏效,还会受到顾客文化、员工接受度,以及实际执行方式的影响。如果问候变得刻意或生硬,也可能产生反效果。

目前Target的挑战仍在持续,而10-4守则只是众多策略中的一环。这家零售巨头能否靠此拉回客流、改善营收,仍有待时间验证。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走进Target时,你很可能会感受到多一些微笑、多一些眼神接触、多一声“嗨,今天还好吗?”

而这些互动,能否让顾客多买一份商品、让Target逐渐回到成长轨道——就是这项政策的最大考验。

资料来源:https://www.thestre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