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Dr. Phoebe
一在美国Netflix上架,我便迫不及待的拉著C看《美国女孩》,一部框架看似简单,后座力却十分强大的电影。故事讲述在美国长大的女主角梁芳仪,因为母亲罹癌而举家迁回台湾。时空背景还原至2003年,在MSN等朋友上线、等到天荒地老的拨号上网网络、书店的明星卡、偷签联络簿、学校使用体罚、父母骂人的用语、用成绩来衡量学生受欢迎程度、甚至是SARS的来袭,让千禧世代心有戚戚焉。
十三岁的梁芳仪面对生病的母亲、水土不服的环境、关爱却因长期分离而有些陌生的父亲,让她背负著既想融入却又想保有独特的尴尬心态。片中令我最有感觉的,是她和母亲大吵的一幕:
母:送你去美国是让你这样跟妈妈讲话?
仪:You sent us to the states because you wanted us to be different.(你送我们去美国是为了要让我们不一样)
母:I wanted you to be better, not different!(我要让你们更好,不是不一样)
仪:Better is different!(更好就是不一样!)
图片取自:(wikipedia)
这段对白在我脑中转了好几次,只因为它道尽父母把孩子送或带出国的心理矛盾,他们一方面希望孩子能鹤立鸡群,却又不喜欢孩子被美国文化影响而更有主见、或以平起平坐的态度来和父母沟通。美式教育从小就给予并且注重孩子的选择,而台湾教育是师长说了算,顺从及融入群体才是更重要的事。显然令梁芳仪感到不满的,是她没有选择就被带去美国,同样也没有选择又被带回台湾。
除此之外,《美国女孩》在东西文化冲击的拿捏恰到好处。传统的父亲虽说不知道孩子不爱吃番茄酱,但却在念了芳仪的讲稿后说,“如果你还是觉得美国比较好,就算穷到脱裤子,我还是会送你回去。但如果你只是在逃避的话,在哪里都一样。”短短两句,道尽父亲对她的疼爱,却也点出芳仪的误區和问题。
许多人说这部电影没有结局,甚至也没有一般电影拥有的起承转合。但在我看来,《美国女孩》精彩的点正是在那些看似平淡却令你揪心的片段,比如在西餐厅吃到甜死人不偿命还沾满巧克力酱的冰淇淋、妈妈面对化疗的艰辛无助只能在晒衣服时大哭发泄、爸爸必须为了赚钱而如候鸟般来回飞等等,没有好莱坞电影的完美灿烂大结局,却描绘了人生的真实与深刻。
阮凤仪导演因为《美国女孩》而荣获金马奖最佳导演奖,这部电影由她个人经历改编,与其说观众陪伴梁芳仪的叛逆与成长,倒不如说我们见证阮导演和过去和解的过程。她在受访时表示,“和解是很多人用的字,但…真正的和解是与自己和解。”借由这个故事去聆听并理解父母当初的苦衷和视角,从认为父母做的“不够”而心生不平,走到一个理解的境界,理解在当初时空背景下,父母给予我们的,就是当下的“最好”。这是必经的成长路径,也是和解的开始。
好奇各位也有看这部电影吗?留言来告诉我心得吧!
延伸阅读:千万别抬头、欲望城市续集、再见了六人行的Gunther、花木兰真人版剧评、梦想之地Minari 、关颖珊的转换跑道、盖世英雄下一步、暴力抢劫他杀骚动的美国、芝麻街首位亚裔布偶、第三文化小孩、在美亚裔的高失业率、一脱成名的亚裔大叔、猴腮雷的亚裔阿嬷
Dr. Phoebe的脸书、更多Dr. Phoebe的文章、关注Dr. Phoebe的哀居
更多美国旅行信息请看<在地人玩美西>,更多美国文化分析请看<美国女子学>和<美国人的真正生活>!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