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响力新视野(琪拉编译)

因为人工智能,让假信息更轻松被制造,根据研究发现,透过人工智能,网络上虚假的内容与照片、影片已经大大的影响了美国青少年。

根据非营利组织-Common Sense Media的研究,它们询问了1000位年纪为13岁到18岁的青少年,询问他们对于由AI制造的内容的经验。有35%的年轻人表示曾经被假信息给欺骗。然而,有41%的人说从未被骗倒,有22%的人表示他们曾经在无意中分享了假信息给别人。

这项研究结果的出现正值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采用人工智能之际。 9 月的 Common Sense 研究显示,十分之七的青少年至少尝试过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 推出两年后,随著 DeepSeek 于周一的轰动,人工智能领域变得越来越拥挤。但根据康乃尔大学、华盛顿大学和滑铁卢大学 2024 年 7 月的一项研究,顶级模型仍然容易出现人工智能幻觉这意味著即使是顶级人工智能平台仍然会凭空捏造虚假信息。

办公室 信息 电子邮件 桌面 钮 秘书 业务 按钮 会计 程序设计 分析人士 键盘 指纹 在线 笔记本电脑 数据库 计算 作家 打字 手指 市场营销 工作 信 运用 压制 因特网 事 工作 技术 笔记本 硬件 手 输入 设备 搜索 键盘 按 顾客 进入 支持 宏 商人 电脑 服务

图片取自:(示意图123rf)

非营利媒体和科技机构 Common Sense 周三进行的研究显示,遇到虚假网络内容的青少年更有可能表示人工智能会加剧他们对网络信息的验证。

研究也发现青少年与大型科技公司之间存在严重的信任赤字。大约有六成青少年表示怀疑科技公司是否会将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福祉置于利润之上,近一半的青少年对这些公司是否有能力对人工智能的使用做出负责任的决定缺乏信心。

然而,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环境中,青少年并不是被动的观察者。他们积极倡导加强对人工智能技术的保障,近四分之三的人支持隐私保护、内容警告和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标签等措施。

这些发现强调了迫切需要采取多利益相关者合作的方法来培养信任和数码素养。这不仅包括科技公司和政策制定者,还包括教育工作者、家长和年轻人本身。当我们继续应对生成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和机会时,至关重要的是我们要让年轻人掌握“调查而不是怀疑”的技能,同时努力创造真正符合他们利益的更透明、值得信赖的数字空间。

资料来源:https://edition.cn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