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吴娟瑜
有一天傍晚,路过一家餐厅门口,一群大人站著聊天,其中一位妈妈拿出手中袋子的衣物,不小心又掉出一个袋子,就在此刻……
妈妈身旁一位约10岁小男孩,突然伸出右脚,对著妈妈飞踢,而且喊出很凶狠的三个字:“你欠揍!”
只见四十多岁妈妈转身向孩子匆匆忙忙地说:“对不起!对不起!”,又转向朋友圈闲聊。孩子做出了粗鲁的言行举止,妈妈只顾跟友人讲话,却没有对儿子指正,也没有带开立刻要求反省。这样一时的疏忽,是否带来一辈子儿子的有恃无恐?
无力感的妈妈
另一回,也是一位40岁左右的妈妈,拉著小学生儿子上车,正巧坐到我身边的位子,巴士行进间,这个孩子突然冒出一声狗叫:“汪!”
妈妈紧抓著儿子的右手掌,示意安静,一会儿孩子又不由自主地喊了一句:“不可以乱动!”,总总这些值得关心的是一位职业妇女下班后,从安亲班带回(疑似有妥瑞氏症)的儿子,疲惫、焦虑尽在脸上,我们在同一站下车;走在他们背后,这位妈妈可能已经累到讲不出任何叮咛,就是紧紧抓住儿子的手。
图片取自:(示意图123rf)
X世代、y世代的年轻妈妈们,正逢孩子在幼稚园、小学、国中阶段,不少是焦虑无比,她们担心的事有四项:
第一项:家庭的压力
有的公婆眼睛紧盯著媳妇,是否把金孙照顾好;有的老公大男人式地要求家庭主妇的老婆:“你整天不用上班,就不能把孩子的生活作息、功课考试顾好吗?”
第二项:学校的压力
妈妈紧盯著孩子的联络本,深怕孩子在教室漏了作业、忘了带教学用品;妈妈更担心看到家长群组上有老师留言,指正孩子的行为,更可怕的是“请明天到校一趟。”,这种通知简直让妈妈崩溃。
第三项:同学家长的压力
各种群组如雨后春笋般地流行,不参加深怕跟不上大家的脚步,让孩子输在起跑点;如果参加,又忙不迭地回复、追踪,甚至团购也是必要参加,以免下回有重要信息遗漏了。
第四项:个人前途的压力
想当年在校学业、表现,也都亮眼,如今却困在家中,困在孩子教养;也有的已在职场上,每天早出晚归,还要载孩子上下学或到才艺班陪伴,忙得团团转。
午夜梦回才静心思考我人生的下一步在那里?
把自己找回来
“母爱最伟大”这句话无庸置疑,大部分的妈妈尽管受到良好教育,也进到职场伸展长才,但若问起她们,多数仍以“把孩子栽培好”为第一优先考虑。
就算是家庭主妇,也是把“家庭管理”当成事业经营,只待孩子进到高中、大学,自己也将有“为自己而活”的下一个阶段目标了。
“活出自己”是目前40岁左右女性的人生指标,如何不卑不亢地把自己找回来,如何在带领孩子成长过程得心应手,都是考验,也是生命礼物。
祝福天底下所有妈妈“每天都是母亲节”,感谢自己为家庭付出的一切。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