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文:梅香四溢
又是壹年的高考季,时间真如白驹过隙般转瞬即逝,距离自己的第壹次高考已过去整整7年之久。之所以说是第壹次高考,没错,因为我参加了两年的高考,现在回想起来对我当年复读的勇气也是钦佩至极,可是话又说回来,如果没有当年的复读,我现在在哪里?又在干什么?又能否走到今天研究生这壹步呢?
中国的高考向来诟病诸多,但不可否认在中国这样壹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这未尝不是壹种最为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我们不能回避高考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弊病,替考,泄题,权钱交易等诸多问题,在每年的高考中都有发生。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高考是改变我们人生轨迹的壹个重要转折点,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更是壹条唯壹的出路。莘莘学子于高考恨过痛过,多年以后回想起来是否与我壹样对高考充满感激呢?借著高考季让我们走进中国大陆高考的前世今生,重温那历史的峥嵘岁月。
我国的高考最早起源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方法所以称为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举行最后壹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历经壹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方式。公元1905年9月2日,随著“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壹纸清帝谕令,在中国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画上了句号。伴随著欧风美雨的强劲东风,中国各地纷纷创立新式学堂。与此同时,大学自主招生的办法也被直接搬入中国新式大学中,也就是说当时的高考制度是各学校自主组织命题,学生可以选择报考多所大学,也可以同时被多所大学录取。据统计至1936年全国已有100多所大学。1952年,中国创建起全国统壹高等学校招生的制度,统考招生能更好的显示出公平,也适应了当时国家快速选拨人才的需要。正当壹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时,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让整个教育界受到重创,学生罢课,批斗老师,学校成为了红卫兵的主战场。之后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参与农村再教育,让本该读书的年轻人错过了人生最佳的发展期,这不仅是个人之痛,更是国家之殇,千百年的教育文化积淀,在这场运动中破坏殆尽。直到1977年,这壹年注定是要被历史所铭记,邓小平同志出任国家副总理,分管文教,主持恢复高考。由于时间仓促当年的高考于12月举行,570万不同出生的考生走进考场,从此他们的命运出现转折,壹个国家的命运也因此改变。恢复高考改变了千百万人的命运,挽救了中国教育,也挽救了整个中国。
今年是高考恢复的第40个年头,然而国人对高考的热度却未曾减少半分,高考已不是壹个人,壹个家庭的事,更是壹座城市,壹个社会,壹个国家的大事。北京的地铁上早在高考壹周前就不断播送各考点的路况信息,建议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出行;河南的交警,城管联合执法,为学子们保驾护航;中国“街头壹霸”的广场舞大妈,再高考期间也主动为考生开绿灯;甚至有的小区,为了不让青蛙的叫声影响考生的睡眠,居然在水池中投毒。
如此种种,也许只有在中国最特殊的高考期间才可以看到,面对外界的质疑,质疑这种变态畸形的考试模式,国家在也探索改革,名校的自主招生,高考文理分科改革都在历求让高考不在成为定终生的筹码。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高考在人们的心中的重量不减反增,每年接近千万的考生让国家,国民难承其重。也许对于国人而言,我们并非对高考制度本身恐慌,恐慌的是如果没有了这项考试又会怎么样。改革开放的中国,阶层分化严重,对于有钱人而言,上国际学校直接出国留学或者不用参加高考直接申请国外的大学,条条大路未必非高考壹支。然而在金字塔顶端的毕竟是少数,千千万万的学子仍然出生于普通家庭,那么于他们而言就仅剩下高考这唯壹的壹条出路。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