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玛利

当你看到本期封面故事主题时,请不要误会,《远见》并非民粹式反对食品涨价。相反的,本刊坚信的价值一直是报导各行各业提升附加价值的做法,坚信不管是产品或服务,都应提升品质、设计、美感、品牌力等,带来更高售价与利润,才能让整个社会更进步。

本次封面题目的出发点,纯粹想回答许多台湾消费者心中的疑惑,为什么近二年来其他品项的物价大多平稳,却只见食品价格惊惊涨?

民以食为天,食品价格是人民感受最深刻的。近来便利商店内一颗茶叶蛋从8元变10元;一根香蕉从最早的9元一路调升到23元;多年常吃的速食店霜淇淋从10元变18元等,无不让人惊觉,为什么食品价格持续上涨?而且幅度甚高。

许多消费者印象深刻的是,几年前台湾油电双涨,当时几乎所有食品业者都反映成本,同步上调售价。但如今全球石油价格已从最高点每桶100多美元降价到40多美元,更带动今年以来台湾电价下跌一成,但为什么油电都双跌了,台湾从食材,到包装食品,再到餐厅、小吃摊的售价,不仅没有反映成本下调,反而仍持续上涨。

其他领域的售价也大都平稳或下跌。例如房地产,不管是商用或住宅,因政府一系列抑制屋价措施,交易量已创五年新低,议价空间二成,各地销售行情纷纷下跌。

若拉长时间观察台湾物价指数,会发现过去十年来食品是各类上涨最多的,共上涨四成二,整体物价只上涨一成五。通讯类产品甚至下跌。同时间台湾人整体薪资只上扬9%。

本期试图帮读者解构,为什么食品上涨最多?并分析哪些理由是合理的?例如,过去九年来基本工资上调六次,从时薪66元变120元,的确让餐厅人力成本增加,是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

但是,本报导也分析,有部分涨价可能不合理。例如趁天灾台风等让菜价上涨,但台风过去好久了,却一直跌不回去,为什么?

解释清楚,才是最好的沟通

同时本期还有两个观察。一是《远见》共动用四位记者,从两大便利商店、义美食品、胡须张卤肉饭,再到士林夜市知名的豪大大鸡排、台北市上班族经常光顾的四平街小吃街等,几乎所有业者都在最近上调价格,但多数业者都低调不接受《远见》访问。不少业者私下发牢骚,“这问题很敏感”。胡须张之前调涨卤肉饭价格,受到网友围剿的阴影,可能已扩散到许多业者心中。

但吃是民生大事。价格不应该变成不能说的秘密。有哪些成本上扬,应该解释给社会大众清楚,才是最好的沟通。但目前的社会氛围是诡异的,餐饮业者与消费者间已存在一道鸿沟。

第二个关怀点是农民。食品价格上扬,真的很希望第一线辛苦耕作的农民也受惠。但经过《远见》记者走访农民后发现,多数农民收到的收购价其实变化不大。这又是为什么?

其他精采故事包括独家专访阿里巴巴——马云身边最重要的台湾人蔡崇信,长谈三小时。并赴深圳采访,今天台湾人想做的创新创业与产业升级,深圳都做到了,为什么?

【本文摘自远见杂志12月号;更多文章请上远见杂志官网
【立即购买远见杂志12月号

更多评论:草根影响力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