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康健杂志233期 作者/张静慧 图片/陈炳仁提供
“我阿公很爱吃棒棒糖。如果重新让我照顾他一次,我会多让他吃棒棒糖。虽然吃完要做口腔清洁,但是能在去世前尝到自己喜欢的味道,不是很幸福吗?”高雄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家庭医学科及老年医学科主治医师陈炳仁总是“带著”阿公参加失智症研讨会,播放阿公的照片,把他当成案例跟台下的医护人员分享失智症的照护经验。
2010年,陈爷爷罹患失智症5年后第一次得肺炎,面临要不要接受插气管内管的抉择。“如果推崇安宁疗护,那麽不插管可以接受;可是阿公虽然重度失智,但得肺炎前身体状况、活动能力都不差,还跟家人有说有笑,是不是应该给他一次机会,先插管,看看能不能好转?”当时还是总医师的陈炳仁和家人犹豫不决。
最后他们决定让阿公插管。后来他顺利度过危机,也脱离呼吸器,还回家吃了年夜饭。
但对重度失智者而言,吞咽障碍、呛咳、肺炎“三部曲”很容易反复发生。陈爷爷后来二度、三度肺炎,中间相隔不到1个月,陈炳仁意识到阿公的身体在走下坡,恐怕接近生命末期了。
连医生也不了解末期失智症
当时台湾医界对失智症的安宁疗护了解很有限,“几乎没有医师投入这领域。问老师,老师也不知道,”陈炳仁回忆。
抗生素、类固醇等药物都控制不了阿公的肺炎,喘得厉害,再次面临插管的两难。陈炳仁查文献,考虑使用低剂量吗啡,提供医疗团队治疗参考,却被医师骂:“你们是要放弃病人吗?”还不断“游说”家属应该让阿公插管。
后来陈炳仁商请照会缓和医疗科收治阿公,可是在等安宁病房时,病情急转直下,家人决定送阿公回到他平日居住的宗教团体附设的安养中心,平静往生。
阿公的最后一程提醒陈炳仁:家属应该更早询问、了解病人本人对各种治疗的想法和意愿,而在替病人做医疗决策时,应该评估他当下的身体状况,“医疗过度与医疗不足,同样不妥当。如果当下难以判断治疗效果,可考虑采取‘限时治疗尝试(time-limited trial)’的方式,先接受维生治疗几天,如果没有改善就撤除,接受自然死亡。这样没有让病人多受苦,家属也安心。安宁疗护,就是要让生死两相安。”【全文未完,完整内容请见《康健》233期,网站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76985】
延伸阅读:
详见《康健杂志网站》。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