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莉燕
1990年代大陆改革开放后,诞生无数成功企业家;10年前因特网袭来,阿里巴巴、百度、腾讯崛起,成为新经济代表;2015年3月中国总理李克强更喊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终于掀起大陆史上最大创业潮。

这波十几亿人口的新全民运动,政府力推、资金力拱、创业门槛降低、创业环境宽松,刺激大量创业公司落地,人人都想成为下一个阿里巴巴。

《远见》采访团队前往北京、上海、深圳等创业重镇,见证这股强大的创业热潮,并专访最火红的创业导师程天纵,分析大陆创业成功的关键。台湾面临大规模的猎才行动要怎么因应?国内的创新产业又该如何突围?

自从1970年代末大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曾创造了无数成功企业家。但是创业风潮在中国大陆,还从未有过如此刻般疯狂兴旺的程度。

这简直已成为近年来十几亿人口的新全民运动!不管走在哪个中国小区,创业的空气总是四处弥漫着。

住在上海郊区唐镇的上班族唐丽萍,每到周五,总是晚饭随便扒两口,便匆匆赶到社区里的地下车库。这里举办的不是社区同乐会,而是大陆时下最火的创业大会。居委会把闲置车库腾出来,摆上桌子,就直接变成了创客空间。高谈阔论了3小时,大家离去时仍意犹未尽。

“我周围的朋友从外商高管到公务员,纷纷辞职跑去创业,”唐丽萍心有所向往地说。

人人怀抱创业美梦
渴望复制“阿里巴巴”

距离上海400公里的黄山山脚下,在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黟县,也发生一桩传奇,创业风潮拯救了一个商场。

广达数万平米的龙川广场,由于地处偏远,原本招商不易,但感受到国家政策关注创业而灵机一动,在商场内安设数间教室,改为黄山大学生创业基地,从此“火了”!当地政府马上支持,招商难题也一并解决。

“创业热到连开个商场也要自称是创业基地,”龙川广场的股东之一、实践家知识管理集团董事长林伟贤不禁感叹,目前在大陆,任何事物只要与创业挂勾,就是“政治正确”。

自从2015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喊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后,创业变得炙手可热。

各城抢办创新赛、争盖育成中心

人人都想成为下一个阿里巴巴,各大小城市几乎每月都举办创新创业大赛,每座城市争先恐后盖育成中心(大陆称孵化器)。

人人也都在寻找下一个阿里巴巴,投资人追到创业者下榻饭店跪求入股的情节,早不是新闻。对中国的创业者,现在是最好不过的时代。

目前在大陆,不分年龄、行业,甚至有没有经验也不重要,即便是流浪汉,也能得到创业机会。高中毕业的安行,从老家济南南下到杭州创业,却很快与合伙人闹矛盾独自出走,口袋里只剩下200块人民币,只好住在火车站里流浪。

他来到杭州专为创业者而设立的梦想小镇面试,也因为学历低、没团队,而被拒绝。

没想到当时面试官、暾澜投资董事长姚勇杰,看中了这个年轻人的创意,投资500万人民币给他,后期又追加了400多万。仅仅一年间,安行创立天任生物,如今预估市值已逾3亿人民币。

中国正掀起有史以来最大一次创业潮。1978大陆开始改革开放,兴起个体户;之后国企改革又造就了海尔、联想等世界级企业。1992年是无数公务员下岗潮;2000与2004年因特网袭来,阿里巴巴、百度、腾讯崛起,成为中国新经济的代表。

到了2014年,中国平均每天增加1万600户新注册企业,诞生360余万家新公司。

政府扮推手 促成创业百花齐放
到了2015年,创业浪潮更是卷到了巅峰。

三年前创办服务业创投公司的大陆知名企业家、如今已投资112家企业的飞马旅联合创始人袁岳预估,如无意外,2015年中国将有450万家新公司,比2014年新增90万家,2016年可达600万家。

“不仅中国历史上,我也认为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如此多的创业机会,”袁岳说。

促成大陆创业潮百花齐放的主因,首要是政府的积极鼓励、资金前所未有的充裕、创业成本降至史上最低,加上大公司并购积极。

中国迎来创业的黄金年代,政府扮演了重要推手。为了鼓励全民创业,政府不断推出扶持政策,简直到了疯狂程度。

从2013年5月到2015年6月,短短两年间,从国务院、工信部到证监会等十余个中央机关发布了23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字号”指导意见,频繁到平均每个月发布一项,务使创业的“中国梦”,人人触手可及。

再将眼光转向地方政府,从北京到南京,由深圳至成都,东南西北各地方政府,近年来争先恐后规划出众创空间,面积动辄上万坪,提供创业者较低的经营门槛,有的办公室租金还可减免。

鼓励大人创业还不够,中国政府还计划把创业基因植入青少年的脑子里。李克强亲自参访过的深圳柴火创客空间,正与中国教育部合作推动“创客教育”,培育中学生如何成为一名创客,企图让创业从小扎根。空间管理员李欧亚透露,深圳做为创客教育试点,今年下学期便会陆续开课。

“政府鼓励创业,是总体经济转型的考量,”大陆服务业创投平台、飞马旅联合创始人之一的杨振宇指出,中国经济向来以国有经济为主,活力不够,鼓励创业是为了激发民间能量,这对中国的未来无疑非常重要。

金融政策大松绑
天使投资案暴增31倍

金融政策松绑,使得创业者容易募资,也是创业潮疯狂崛起的主因之一。类似台湾创业板、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的新三板,已在中国政府的大力鼓吹下,热度遽增。

去年挂牌新三板上企业仅1369家,到今年6月底已增到2637家,平均每月约新增170家企业,速度之快让所有人瞠目结舌。

投资机构更预估2016年有望超过6000家。所有稍有经营绩效的创业者,无不以登上新三板为第一要务,好打通资金管道。

众筹(群众募资)和P2P(个人对个人网络信贷)的兴起,更让社会上的流动资金获得解放,令创业者借钱无忧。

比如,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在5月底公开批示,鼓励整个广东省成为全中国最大的众筹发展基地,给予最宽松的环境,方便手上有一点资金的人,投钱给另一批素未谋面的人。

政府支持,加上金融松绑,已让大陆创投资金“淹脚目”,也是创业大潮席卷的另一原因。

根据CVSource投中数据终端的统计,光2015年7月,中国创投市场的投资规模便高达73.92亿美元(约台币2391.4亿元),创下新高。

“大陆创业现在是钱比人多,人比项目多,”知名创业导师、Terry & friends创办人程天纵总结。因为资金实在太充沛了,许多很“嫩”的初创公司也能受到各大创投及新兴资本的青睐。

由近一年中国天使投资人的活跃度便可得知。2008年,大陆共25个天使投资案、总投资2000万美元,涨升到2014年的766案、5.26亿美元,案量暴增31倍。而在以前,新创阶段的公司根本乏人问津。

大企业积极扶持 从中获取创意

创投业者抢占早期先机,大大缓解了资金问题,自然促使创业公司的成长周期缩短,成熟期更早到来。除了政府力推、资金力拱,创业的门槛降低,创业的环境宽松,也刺激了大量创业公司落地。

“法律没说不可以做的事,你都可以做,”中华民国创投公会秘书长苏十忠比较两岸创业环境时指出,中国尤其对因特网创业的容忍度很高,很多创业领域其实是“就地合法”。譬如大陆的网络公司可以经营保险及信贷业务,但在台湾及世界大多数国家,非银行或金控不能做网络金融。

大陆创业很容易,甚至连“帮人创业的工具”也如雨后春笋出现。创业孵化器、联想之星推出“创业套餐”的智能硬件系统,让创业产品可在48天从图纸到量产。

被大陆人简称“BAT”(指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的大企业,近年来也积极扶持创业,一个比一个大方。
7月16日,阿里百川负责人张阔现身杭州黄龙饭店,随之公布的扶持创业计划激动了人心。

“我宣布,阿里巴巴将开展双十亿项目,扶持移动因特网创业者,”张阔说,集团提供20亿人民币基金,其中10亿投资优秀的新创团队,10亿提供贷款给创业者。

不只是阿里巴巴对创业者慷慨,百度也将拿出10亿美元,做为因特网生态基金联盟融资之用,扶持开发者。

无独有偶,腾讯也通过了“双百计划”,在未来三年内累计投入价值100亿人民币的流量,用于扶持100家市值过亿美金的创业企业。

“大企业重视扶持创新,可以从中获得外部的创意,”北京中关村管委会主任郭洪指出,大企业鼓励创业,以此保持创新活力,寻求新增长点。

假创业、真放贷
诱惑愈大风险愈高

大陆的创业风气甚至风行草偃,带动起邻近国家的创业氛围,尤其是对台湾。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宣布台湾100亿台币的创业基金成立的声音言犹在耳,一个月后,阿里巴巴便特地到台北举办30小时的大学生黑客松,选拔出五支优胜队伍。

就在7月16日,这群台湾年轻学子于阿里百川梦想嘉年华的新秀推荐会上,与大陆的投资人面对面。“lexicon”App创始人、台大外文系四年级的赵育萱发现,巡演结束后,大陆投资人和加速器纷纷来换名片,要求寄资料或是干脆邀请到访,让她窃喜不已。

同一个时间段,五组台湾“紫牛之星”的新创团队,则是前往北京进行一场创业之旅。

这群台湾年轻人参加中国大陆最大移动工具开发商猎豹移动,在台湾所举办的紫牛战队创业竞赛,从150组中脱颖而出。在北京,他们不仅深入李开复创办的创新工场、京东商城、小米手机等中国因特网界知名企业,还进行深度交流。

经过这番洗礼,台湾团队中的手相通创办人简子复,及Fersonal创办人郑章阳最大心得是彻底颠覆了过去想像的产品路线。两人异口同声表示,在不久的将来会前往中国创业。

南京玄武区的G9分子冰淇淋,是唯一一家用零下196度C的液态氮现场制作成的霜淇淋,一杯均价15元人民币的独特美食,是引爆长三角年轻群体的新消暑圣品。引进它的人,却是来自新加坡的钟幸龙,到中国第三次创业才成功。

“感受到中国的创业魅力,内地也开始出现异国创业者,”投资了两岸及东南亚118家新创公司的林伟贤观察说。

然而,创业如此受推崇,难免也出现过度膨胀的歪风。“我感觉有点泡沫了,”位于深圳的我加(MEEPLUS)创投孵化器联合创始人谢琼说,投资人抢项目、抢团队,以前的天使投资是20万人民币就可以进场,如今至少200万起跳。环顾四周,谢琼也发现去年深圳的孵化基地才个位数,今年闷声不响冒出100多家。还有房地产老板看本业不景气,把建案改成创客空间出租,谋求出路。

乱象丛生 “妖魔鬼怪跑出来”

“很多资本界的妖魔鬼怪跑出来,”两岸皆有企业家学生的海汇企管顾问负责人林君翰,更察觉到伴随创业潮而生的乱象。

他举例,很多投资公司假创业之名,从事的是放贷。还有企管顾问公司推出“创业资本兵法”的课程,鼓吹企业拆分数间子公司,注册为新创公司,再帮忙申请创业贷款。“太多人借了太多钱,不知怎么偿还,公司反而产生更大的危机,”林君翰说,背离正道的融资,令人误以为借钱都不用还本金,会误人甚深。

“人人都去创业,未必是很好的现象,”深圳前海云筹因特网金融创始人谢宏中,也对眼下的全民创业提出反思:“大家都去创业,就会变成低层次的创新创业,好比以前的大炼钢厂。”

大炼钢厂指的是1958年至1960年间,毛泽东发起“大跃进”运动。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大量征集民间钢铁来炼钢,最后炼出不能用的废铁疙瘩。同理可证,全民创业“炼”出来的,有可能不是扎扎实实的创新,也就无法持久。

另一方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令创业的诱惑变大,催生出很多新创公司和创业的点子是肯定的。“但问题是社会其他成本变得很高,”谢宏中分析,现在只要是稍微“有点料”的人都跑去创业,企业里的高阶主管变少了,到最后就是人才难找。

中国大陆史上最大创业潮,带来的是前所未有的机遇,甚至影响著中国经济下一波的健康发展,但如何深化创新的质量,避免宝贵社会资源被排挤,值得深思。

【本文摘自远见杂志9月号;更多文章请上远见杂志官网
【立即购买远见杂志9月号

更多评论:草根影响力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