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肖霞客(旅游达人)

大昭寺始建于七世纪吐蕃王朝的鼎盛时期,建造的目的据传说是为了供奉一尊不动金刚佛像,即释迦牟尼八岁等身像,该佛像据传是当时的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迎娶的尼泊尔尺尊公主从家乡带去的。据说当地原为一座湖泊,但在松赞干布的努力之下,将它填平建为寺院。之后寺院经历代扩建,目前占地25100余平方米。现在大昭寺内供奉的是唐朝文成公主带去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而八岁等身像于八世纪被转供奉在小昭寺,后毁于文化大革命。1409年,格鲁教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为歌颂释迦牟尼的功德,召集藏传佛教各派僧众,在寺院举行了传昭大法会,后寺院改名为大昭寺(维基百科)。

大昭寺始建于唐贞观21年(647年),大昭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大昭寺作为布达拉宫的扩展专案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去拉萨而没有到大昭寺就等于没去过拉萨,大昭寺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藏族人民有“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之说,大昭寺在拉萨市具有中心地位,不仅是地理位置上的,也是社会生活层面的。西藏的寺院多数归属于某一藏传佛教教派,而大昭寺则是各教派共尊的神圣寺院。西藏政教合一之后,“噶厦”的政府机构也设在大昭寺内。活佛转世的“金瓶掣签”仪式历来在大昭寺进行,1995年,十世班禅灵童转世的金瓶掣签仪式也是在这里举行的。

大昭寺内供奉的最珍贵的一尊佛像便是当年文成公主由大唐带入西藏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佛像。这尊佛像凝聚著藏汉交流的深厚情谊,它与大昭寺门前最著名的“唐蕃会盟碑”一道成为汉藏友谊的历史见证,唐蕃会盟碑高3.42米,宽0.82米,厚O.35米,唐长庆三年(823年)用藏汉两种文字刻写。而“劝人恤出痘碑”,为清朝乾隆年间驻藏大臣和琳和珅之弟)在西藏救治天花患者及改变葬俗而立,则见证了清朝对西藏的关怀。劝人恤出痘碑旁边的公主柳相传为唐朝文成公主手植,被称为“公主柳”。

古朴的大昭寺历经千年岁月,香火却长盛不衰,如今更是游人如织。在大昭寺门口等待进入时,可看到大门口前的信徒,各自准备一条垫子,并站在垫子前,进行跪拜并扑到在垫子上,双手往前伸直进行朝拜,称为磕长头。再起身并反复进行,而朝拜的藏民有许多是老人家,真佩服他们的虔诚。此外,还可见到大昭寺的正面建筑,有白色的墙并配有黑色的窗户与屋顶,及具黑、金、红、白等色的布幕,屋顶上还有典型的藏寺建筑为两只相对的鹿与法轮,四周并配有角楼。夏季时,大昭寺会对游客实行“限时”入寺,游客与信徒的进口不同,或许导游已安排好参观时间,故没有排很久的队伍就从寺院右边入寺,但也因此没有太长时间观赏寺院门口的壁画,且愈靠进入口处,则聚集喇嘛而不是一般信徒,而信徒则从另一边入寺,长长的队伍缓慢前进,对信徒而言,能到大昭寺参拜,慢慢的等待进入更能显示他们对佛教虔诚的信仰。

值得一题的是大昭寺前立了一根很高的旗杆,广场上另外一端,亦立了一根更高的旗杆。在广场上可看到藏民正在进行“煨桑”,它是藏人的祭祀习俗,“煨”的意思是烟,“桑”的意思是清洗、消除、驱除,直译为“烟祭”,即以烟火祛除邪祟之祭祀。煨桑时,先将柏树枝放置“桑炉”内点燃,然后再撒上些许糌粑、茶叶、青稞、水果、糖等,最后再用柏枝蘸上清水向燃起的烟火挥洒三次。煨桑者口诵“六字真言”。即透过焚烧谷物、松柏枝等产生烟雾祭祀鬼神的活动,煨桑原本是本土苯教的祭礼,后被藏传佛教吸收用于礼敬菩萨。在藏族地区,每个寺庙都备有桑炉,在煨桑的过程中产生的烟雾,不仅使凡人有舒适感,山神也会十分高兴,希望神会降福于敬奉它的人们。因大昭寺很许多藏民在进行煨桑,故虽然燃烧的是潮湿的松柏树枝,但炉内仍可见大火。与汉族寺庙相比是燃烧纸钱,故烟少一些,且汉族寺庙的“金炉”相对华丽一些。

HJU01

大昭寺广场一早即可许多信徒与游人

HJU02

藏民以松柏等物进行煨桑,冒出许多浓烟以传给神明

HJU03

广场上所力的高大旗杆,杆上缠绕著彩色的布条

HJU04

寺前竖立唐蕃会盟碑见证汉藏人民的深厚友情

HJU05

寺前有多位藏族妇女以多彩珠来反复磨擦铜盘,盘面非常光亮

HJU06

白天的大昭寺门口挤满人潮,门面很小,但进入后变得宽敞

HJU07

大昭寺门口许多藏民自备垫子进行全身扑倒跪拜,称为磕长头

HJU08

大昭寺屋顶角楼上的房间建筑,可用来俯视整个广场

HJU09

正门左右两边墙上房间外覆盖黑色与金色相间的布幔

HJU10

排队准备进入大门,可见到许多喇嘛在此跪拜

HJU11

进入寺门口见到喇嘛在铁栏杆上挂著一块黄布进行跪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