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敏静

在台湾浩鼎风暴延烧之际,加拿大最大制药公司范立恩股价大涨四十倍后,再暴跌九成,并拖垮一票对冲基金的故事,值得投资人深思。

许多人没听过范立恩(Valeant Pharmaceuticals)这家制药公司,却可能用过它收购的公司产品,像是博士伦的隐形眼镜。这家加拿大市值最大的制药公司,过去8个月丑闻缠身,除了哄抬药价遭美国国会调查,还爆发做假帐事件,被称为“制药界的安隆案”(Enron)。在这段期间,该公司市值曾暴跌9成,知名对冲基金经理人艾克曼(Bill Ackman)则亏损30亿美元。

在二○○八年以前,范立恩只是一家平凡无奇的美国制药公司,那年二月新执行长皮尔森(Michael Pearson)上任,公司立即脱胎换骨。曾在麦肯锡担任管理顾问的皮尔森,唾弃成本高昂的制药研发,改以并购追求公司的急速成长。《纽约时报》指出,相较传统大药厂将营收的15至20%投入研发,范立恩只有3%。

皮尔森任内至少进行50件收购案,范立恩股价由○八年十月的每股6.65美元,去年八月一度冲上历史高价263.81美元;但今年最低仅25.27美元,四月三十日为33美元。

药厂提告 掀诈骗疑云

一○年,范立恩为了避税,买下加拿大药厂Biovail,将税籍迁至加拿大,摇身一变成为加国公司,执行长皮尔森仍坐镇美国新泽西州。

范立恩由峰顶跌到谷底,最初是因为以深度金融调查为宗旨的南方调查报导基金会(SIRF),在去年十月十九日发表一篇揭弊报导。该基金会无意中发现,加州一家药厂R&O Pharmacy向法院提告,要求裁决他们并未积欠范立恩款项。

原由是,去年九月,R&O突然收到范立恩的催债信,要求支付近7000万美元的“发票金额”。R&O很纳闷,因为他们与范立恩没有直接业务往来,更没有拿过发票。不过,R&O倒和费城一家专业药厂Philidor Rx有往来,而后者的唯一客户是范立恩。

R&O的律师回信给范立恩说,由于他们没有收过发票,这意味著有人同时在诈骗他们两家公司,不然就是范立恩在诈骗他们。对方一直没有回音,R&O于是在十月初提告。这是华尔街首度听说Philidor这家公司,以及两家公司之间的可疑关系。

该篇报导公布三天后,专门爆料及狙击上市公司的放空机构香橼研究(Citron Research)也发表报告,质疑范立恩涉嫌利用Philidor的黑箱关系制造出一个“幽灵药房网络”,这是范立恩“开立发票以欺骗会计稽核人员及做假帐的骗局”。虽然范立恩马上提出说明,当周股价仍重挫四成。

今年二月底,因严重肺炎而请病假两个月的皮尔森,销假上班后又丢出震撼弹,表示在内部调查之后,必须重新公布前两年的财报。这一来,股价又历经一波大跌。

然而,浮报营收是该公司诸多争议之一,另一项引发联邦政府关切的作法是哄抬药价。

美国制药业近来为人诟病的现象,是药厂买下价格偏低的药品后,立刻大幅调涨药价,从中牟利。例如,范立恩于一四年购买益舒庇尔(Isuprel)与耐危压(Nitropress)两种心脏药物的权利,当天随即宣布将售价分别调至1346.62美元与805.61美元,调幅高达5倍与2倍。去年买下Salix药厂,又将糖尿病口服药物格华止(Glumetza)调涨八倍。

股价暴跌 拖垮多家基金

范立恩曾是多家基金公司的最爱,出事后,基金业哀鸿遍野。对冲基金大户艾克曼是该公司第三大股东,他在一五年二月以每股161美元开始买进,持股5.7%,十月加码至9.9%,年底时以节税为由,减至8.5%。

艾克曼的公开上市封闭式对冲基金潘兴广场(Pershing Square),跟随范立恩同步起落,去年八月净资产价值达到高峰,每份受益凭证近30美元,如今只剩14.7美元。今年以来,该档对冲基金净资产已缩水25%(至三月二十二日),去年则亏损20%。

三月十五日,范立恩发布预警,除了延后公布季报,并警告公司债有违约风险,股价应声腰斩至33.51美元,艾克曼的基金单日损失10亿美元。

即使遭受巨额亏损,艾克曼仍坚持该公司资产价值是目前市价的数倍。三月二十二日,范立恩撤换执行长,艾克曼加入董事会。他极力安抚投资人,表示知道如何整顿,但能否成功是一大问号。

不过,最倒楣的还是范立恩的第一大股东─美国知名共同基金Sequoia。该基金自一○年开始买进,去年一度曾占该基金资产的3成。五名独立董事已有2人辞职,以示为持股暴跌负责。71岁、掌舵该基金多年的戈德法布(Robert Goldfarb)三月二十三日黯然请辞。

尽管范立恩表示已中断与Philidor的业务关系,也停止争议性策略,但在接连调查下,利空恐将一波波袭来。

本图/文由“财讯”授权刊登,非经同意不得任意转载。
原文出处:药商范立恩市值惨跌九成启示录 爆假帐丑闻 连华尔街基金大户都翻船

更多评论:草根影响力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