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文:韩秀捐 图片来源:《芈月传》
近日,古装大戏《芈月传》的二轮电视播出接近尾声。81集的鸿篇巨制,全部看完的确花费时间。首轮播出时,追看了一部分;到这第二轮,则是把没看的那部分补了,算是给自己一个完满的交代吧。并非追捧这部剧,更是反感宫斗,只是喜欢女主本人,还有她在剧中扮演的那个倔强丫头:一位聪慧伶俐、善解人意、与众不同的性情中人。此外,这部剧中多处出现的《诗经》佳句,也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打开了自己心中的时空隧道。随之沉静下来,在一字一句间,穿越千年,研读古人的爱情与婚姻。
当然,关于在剧中穿插《诗经》的做法,网络评论大致有两种倾向,一是认为过于掉书袋,观众难以接受台词中直接植入两千多年前的语言;二是以此为解读《诗经》及先秦历史的契机,并引发“诗经热”。
女主的爱情历程是该剧一大看点,芈月和黄歇自小交好,小芈戎诵读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二句,正是对二人感情最恰当的注解。“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有水的地方,更容易生情。《诗经•蒹葭》本身营造了一种企慕的境界,男子的意中人,应是在河的彼岸。于是,“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男子在清冷的初秋,逆水划舟,寻觅心中的佳人,无奈道路蜿蜒曲折;顺流而下找寻,她仿佛在河水中央的小洲上。路途险难,然而追求不懈,只是历经波折,还是无法确定意中人的方向,与她真正在一起。纵观《芈月传》全剧,黄歇对芈月的追求,像极了这首诗的意境。从黄歇逃婚、坠下悬崖,到二人四方馆重遇、城门外等候无果,再到芈月在燕国又一次辜负黄歇的等候,毅然奔赴秦国,黄公子对爱情的执著可见一斑,尽管如此,却终究是可望而不可及。
理解到这里,我在想,编剧大概也不是只用《诗经》来装点门面吧,有文化更需要有到骨子里,强拉硬塞肯定不好。至少《蒹葭》是这样,会让人读出点一二来。
再说说其它诗句。秦王与芈姝大婚时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出自《诗经•周南•桃夭》,剧中秦王迎娶芈姝,除了政治利益的考虑,就是因其温婉端庄、人面桃花了。这样的女子,按理可以令家庭和睦、不生事端,但后来却大相径庭、让人唏嘘。不过人物性格的突变或渐变通常是这类剧的剧情所需,它决定著故事结局中一些人的悲剧,和另一些人的涅盘。颇有意思的是,我们今天说的“逃之夭夭”,就是“桃之夭夭”的谐称。在剧中黄歇逃婚前,芈月差葵姑给黄公子送去了喜饼,饼中夹带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和“逃之夭夭,偷天换日”的口信,似乎在向观众普及这一知识。至于效果,自然是前文所说的两种思路了。
再读《诗经》,感受两千多年前先民们的爱情与婚姻生活,寻找与我们时代相通的部分。任岁月穿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初恋情愫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坚定盟誓,从未间断过。《诗经》,离我们很远,也很近。
更多评论: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