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论坛报评论员】 Photo Credit: gamerio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最近台湾在经济上、教育上面临两项难题。一是GDP能否“保一”,另一则是在全球的大学排名,台湾大学下滑至12年来最低名次,跌到第167名。追究原因,以上难题真正的关键在于竞争力。
台湾竞争力为何跟不上?
根据“世界竞争力报告”,所谓的“竞争力”系指:“一国经由经营其资产之加工过程、吸引力、积极性、全球化及亲和性,并将此种关系集成为经济与社会模式,来创造附加价值,以增加国家财富的能力。”
其重点即在于“创造附加价值,增加国家财富的能力”,用最白话的说法,就是制作的产品,发展的技术,品质比别人好,生产的效率比别人高。至于要提升竞争力,最重要的就是强化教育的品质。
然而近年来,即便台湾拥有良好的大学办学传统,政府的补助、资金却显不足,导致“面对国际竞争有些跟不上”的现象。
过去卅多年来,台湾产业与经济发展,主要是靠劳力密集的低工资,成功转型为资本密集与技术密集的电子产业,但是当其他国家急起直追之际,若没有创造出更高技术门槛的产业,若没有发展出独特、优于他国的产品或技术,在不进则退的残酷环境里,势必惨遭淘汰。
更何况在国际社会上,台湾受制两岸政治现实,无法加入国际组织,在关税上缺乏优势,若生产的品质不佳,发展的技术与别国平分秋色,如何异军突起呢?
培养青年学子新能力
以近日《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专刊》公布2015至2016年全球最佳大学评鉴的结果来说,台湾的大学在世界排名竞争力下降,该检讨的包括:广设大学,忽略技职教育,造成不适合读大学的年轻人白白浪费学习力最强的年轻时光;大学评鉴制度偏重研究、学术,僵化的制度难以让技术本位的技职体制,有正向专业的发展。
再加上台湾少子化,与大学学历的普及,让养尊处优的年轻学子不愿投入辛苦的技术性工作,偏重白领职缺,以致大学毕业生失业率偏高的情况下,却有许多技术性的职缺乏人问津。
所以改善之道就是在教育思维上,要有全盘的转变。政府应该致力发展高科技的产学合作,修正适合的法规,支持技职教育与著重研究的学术单位和产业合作。
再者,既然清楚在可见的未来,学校将因少子化面临关门的危机,何不趁机好好整顿不符时代需求或教学品质不佳的科系呢?最重要的是,为了网罗更佳的人才回到台湾,在薪资、升迁与研究设备上,需要更灵活、更符合大国标准的水平才是。
另外,影响台湾年轻人思维甚钜的媒体,政府在尊重各台商业利益之余,也应该要求其提拨盈余与时段、制作提升国际观的节目,让媒体公器相对负起社会责任。
面对国际竞争须痛定思痛
清华大学荣誉讲座教授李家同强调,大学生的竞争力应创建在:优质的基础学问、优异有用且日益改进的专业知识或技术、广泛的普通常识、好的EQ、好的逻辑思考能力、好的表达能力及好奇心等7种能力上。
在当前欧洲、亚洲国家,正快速且大量投资高等教育事业、国际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之际,如果我们再不痛定思痛,提升新世代的教育及专业水准,未来影响台湾产业命脉的,将不再只是目前讨论得如火如荼的GDP“保一”,竞争力下滑,或是大学排名落后的难题而已,而是快速老化的台湾,年轻人的未来何以为继的问题了。面对此一情势,也盼教会界在青年事工上,能针对青年和国家未来竞争力问题多所著墨与关心。
本文由“基督教论坛报”授权刊登,非经同意不得任意转载。
原文请见:痛定思痛提升青年竞争力
更多评论: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