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余友梅/報導】TikTok 作為全球年輕人最受歡迎的短影音平台,已悄然成為福音進入Z世代生活的管道。英國聖公會(Church of England)許多牧者與信徒內容創作者,紛紛在TikTok上開設帳號,創造內容、參與話題、建立社群,嘗試用創意方式打開信仰的對話之門。

TikTok主要以15至120秒短影音為主,由演算法主導推薦內容,尤其受到青少年與二十幾歲年輕人喜愛。2023年一項研究指出,逾半數英國18歲以下青少年使用TikTok,使其成為Z世代獲取資訊的重要平台,甚至在某些議題上取代Google搜尋。

(the TikTok Google Play商店截圖)

(the TikTok Google Play商店截圖)

TikTok成為年輕人靈性探索的新入口

根據《教會時報》(Church Times)報導,Z世代對信仰與靈性有顯著好奇心,與前幾代人傾向無神論相比,更傾向自認「靈性傾向」者逐年上升。約三分之一的年輕人表示相信上帝,比例仍在上升。他們厭倦後現代「你的真理與我的真理」的相對主義,希望尋找更具根基的生命意義。

(圖/TikTok@the Revd Pippa White截圖)

(圖/TikTok@the Revd Pippa White截圖)

內容創作者從自嘲幽默到護教教學

許多英國聖公會牧者與基督徒創作者,便以TikTok作為宣教「出牆」的實驗場,透過戲仿、講道、Q&A等不同形式,與Z世代展開交流。

2023年的一項研究發現,超過一半英國18歲以下的青少年使用TikTok,使其成為該年齡層最受歡迎的社交媒體平台。

29歲、來自什羅普郡(Shropshire)的助理牧師皮帕.懷特(Revit Pippa White)以幽默和流行語改編而受到喜愛。她自嘲地將帳號命名為 @not_a_priestess(我不是女牧師),用戲謔方式拆解人們對神職人員的刻板印象。她時常拍攝短片嘲諷教會體制、儀式,甚至自己的祭袍與信仰生活。她說:「目的是重建年輕人對英國聖公會的信任。」她的內容吸引了將近2萬粉絲,最受歡迎的影片觀看數達數十萬。

37歲的大衛.西姆斯牧師(Revd David Sims)則以平實風格分享聖經與生活經驗。他透過護教短講(如「耶穌自稱是上帝嗎?」)、代禱回應、聖經QA等影片建立起穩定的觀眾群。每週三至四則更新,他也經常收到詢問如何加入教會或索取聖經。他的教會甚至贈送聖經計畫,並透過TikTok直播吸引人參與啟發課程(Alpha Course)或實體崇拜。

南倫敦的安德魯.墨比牧師(Revd Andrew Mumby ),原為關心女兒而使用TikTok,後來開始製作教會儀式解說、信仰生活分享、舞蹈挑戰等內容。他從牧師生活的實際面切入,包括薪資、呼召與牧養挑戰,並成功吸引新會友來到教會。

從信仰答疑到靈性見證呈現更多形式

除了牧師,TikTok也出現多元的基督徒內容創作群體:

.護教與靈性問答

加拿大的艾倫佐.保羅(Alanzo Paul)專注於回答關於信仰與生活的疑問,如「基督徒能不能服用保健食品」、「聖經有沒有談憂鬱症」、「佩戴水晶有罪嗎?」等,搭配 #atheism 等熱門標籤吸引非信徒觀眾。他強調,TikTok的快速節奏使他學會在極短時間內傳達福音要義。

.靈性見證與社群建立

大衛.洛赫黑德(David Lochhead)創辦的 Streams Studio 採訪基督徒故事,以兩三分鐘的節奏探討信仰經歷、掙扎與轉變,特別觸及想離開信仰或懷疑信仰的觀眾。該頻道累積粉絲24萬,跨平台影片總觀看量已破億。

最具影響力是The Way 的TikTok事工

目前英國最具規模的TikTok福音事工是 The Way。該平台擁有54.4萬粉絲,每年有超過60%的經費來自英國聖公會資助。內容形式多樣,從街頭訪談、信仰對談到劇情短片皆有,觸及率驚人——英國14至24歲年輕人中,1%曾關注他們的內容。

創辦人表示:「我們的目標就是在網路上遇見每一個還沒認識耶穌的年輕人。」

年輕人回應熱烈、提問積極 

許多創作者表示,影片下方經常有觀眾留言詢問聖經、信仰與代禱事項,甚至主動表示想加入教會、報名慕道課程。有些TikTok帳號甚至形成了線上社群,信徒彼此互相回應、鼓勵與禱告。

(TikTok@the Revd David Sim截圖)

(TikTok@the Revd David Sim截圖)

然而,TikTok平台本身也存在風險與挑戰,包括:

.內容過量與網路霸凌
.敏感話題如另類靈性(如WitchTok)
.對創作者心理健康的影響
.中國企業背景與資料安全疑慮
.資金籌措困難(部分靠奉獻、補助與教會資助)

面對挑戰 仍選擇堅持作光作鹽

許多基督徒創作者以「光進入黑暗」作為他們堅持的理由。他們認為,耶穌並不是等待人來教會,而是主動走入人群。TikTok正是現代年輕人最活躍的「市集」,教會不該缺席。

艾倫佐.保羅認為:「每個基督徒都應該在TikTok上為耶穌作見證。」而創作者普遍相信,TikTok不會消失,教會必須學習適應、轉化,讓信仰信息以創新方式傳遞下去。

未來教會若能在保持教義核心的同時,投入更多資源與培訓,發展TikTok等平台的信仰內容,將可能在這個分散、速食的數位時代中,為靈性探索的Z世代帶來真正的盼望。(資料來源:Church Times)

本文由「基督教論壇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請見:當牧師遇上TikTok 英國聖公會利用短影音向年輕人傳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