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图/文:陈木村

民国八十五年时,当时的文建会派员参访我们在辅导形象商圈时,提出一个疑惑。为何我们所辅导的形象商圈可以如此持续发展与扩散!而社区总体营造为何只是昙花一现的成果?我们当时经过一番沟通与分析后,给了一个结论:社区总体营造缺乏产业化!

为此文建会邀我们参与一场“文化与产业的座谈会”,除了我们几位辅导顾问之外,与会人员几乎都是文化工作者或是艺术创作者。在会议进行到一半时,因为我们提出社区营造必须要有产业化概念时,几乎是不被认同的,因为文化工作及艺术创作者们均坚持艺术是无价的,是属于个人创作,也是唯一的作品,所以只能提供展示与展现,不能沦为复制或转化成产业作为销售行为,所以会议到最后是无法获得共识与结论。

当文化遇到产业时,的却是让人难以信服与疑惑,因为文化是一种地方人文、环境或风俗等长期所衍伸出来的风格,各具有特色与意义,而艺术又是纯属个人心灵、视觉或美感的创作,也是各具有其特色与意涵。所以这也是文化或艺术无法被取代的原因,除非说该地区文化已经没落,就会渐渐的被移转到其他类似人文与风俗地区,个人艺术创作也是如此。

因此当社区营造必须产业化时,也就是必须依据当地社区的人文、环境、风俗或产业等做基础发展,才有持续发展与扩散的契机。以日本现况社区产业发展而言,也是依据当地社区文化特色,或所传承下来的民俗活动作为发展基础,甚而发展出很多相关的产品及产业,并带动当地的观光与发展。这也是台湾目前社区产业与融合社区文化为基础的发展方向,如宜兰白米社区以木屐为主的产业发展,苗栗芦竹社区以传统民俗文化为发展产业等。

台湾文创产业初始因为受到传播、媒体及设计等蓬勃发展因素,所以被误导文创产业发展的方向与内容。其实在最原始欧美国家所发展的文创产业,初期都是在工业化之下为主的产业发展,再加上欧美国家的视觉美感上是远超越我们,所以他们在各项产业上的设计,无形中都会融入视觉美感,让人产生错觉与想像空间,所以对于前述国内媒体、传播或设计人敏感度比较高而言,自然就会产生更为广泛的创意,间接就会产生不同思维与发展领域。

文化本来就是既有的资源与元素,都是有其历史渊源与发展意义,也无论如何传承,都是长期下来受到认同或延续的意义。因此从工业发展到商业之际,更需要具有价值与多元化的商业模式,来满足与平衡人类的需求,而其中文化产业就是一项非常值得发展的产业。

从现在既存与各种产业来谈,因为科技产业过于冷漠与快速,宗教产业过于模煳与虚幻,生技产业过于广泛与未知,医疗产业也面临取舍两难,教育产业过于两极与无奈,机械产业过于僵硬与物质、、唯有文化产业可以是经济、教育、传承与心灵的组合与创意,也可以是集成各产业为精神与内涵,可深可浅、可大可小等发展与集成,因为是具有文化元素,而且又是自有人类以来,唯一伴随人类发展至今的产业,只是我们过去未能界定此产业就是文创产业而已。

COU

把艺术品转化为产业是再造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