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致昕/图:春一枝官网
假日的市集里人来人往,年轻人带著文创商品说故事,贵妇们在各小农摊位试吃,一对年近半百的夫妻身影站在冰柜前,叫卖著枝仔冰。
一枝三十元,是超商里的快两倍,有人好奇上前买了一枝,“麦惊啦!吃看看啊,不好吃退钱,啊你不可以全部吃完再退喔!”老板挤出亲切的微笑替客人打开包装。
那是七年前的春一枝创办人李铭煌夫妇,读高中的两个儿子陪在一旁。“认识的看到都吓一跳,来问我说是不是发生什么事?怎么落魄这样抛头露面的在卖枝仔冰?”李铭煌回忆。
(春一枝创办人李铭煌)
现在的春一枝从夜市、诚品到博物馆都看得到,讲到台湾本土、天然食材不能少了它,名声早已传到香港、中国、日、韩,2014年卖出了超过百万枝的水果冰棒,“是里面有籽的那一家吗?”吃过的人,很难忘记它。
但很少人知道的是,这支冰棒的背后是一场耗资两千万的实验。
卸下春一枝创办人的身份,李铭煌是台湾塑胶大厂的老板,二十余年的商场叱咤为他带来了两处台北房产、四台车,平常玩重机、打高尔夫、跑东部,商场的成功让他懂得、也能够享受人生。
是什么把他跟冰箱一起带进市集?“一支三十这样卖,还要给人家嫌哎,”李铭煌笑笑的回忆苦情。
答案是台东的邻居。在鹿野,过去十年茶业因为进口茶抢市而衰退,失业问题严重,改种水果的,也总得面对至少五%熟成水果运不出产地的宿命。浪费的心血,贫穷、隔代教养、辍学、失业,十几年来把台东当作第二故乡的李铭煌,心里实在不忍。
“我想说你的水果卖不出去,你没工作,那我们把它加工一下总能做些什么有价值的吧?”李铭煌说,把水果肉冰成冰棒的点子大家都觉得不错,谁知道一个单纯的想法会花了李铭煌前两年近两千万的资本,是本来缺省数字的四十倍。
李铭煌即使在塑胶业是个专家,但面对冰棒他就是个门外汉。水果冰棒的制程,从用人工将水果打碎开始,搅拌、注料、插棒、拔冰、封装,七成的工序都是人工。如果跟冰淇淋相比,水果冰棒的流程是它的三倍、所需设备是四倍,但春一枝一支冰棒的售价,却是一盒高档冰淇淋的四分之一。这一些,塑胶产业出身的李铭煌都不知道。
七年过去,从准备收掉到现在年产百万支,李铭煌靠的是对“共好”的坚持。
他对农人好,尽可能提高水果的消耗量。
春一枝冰棒含有果肉的比例是其他品牌的四到五倍,“别人一支有两个黑点就叫百香果,我们整支都是点啦!”李铭煌说,春一枝不加人工添加物,成分只有水、砂糖、水果,于是香气跟口味全都仰赖果肉的品质跟含量。
所使用的水果,本来都走不进市场。这些在欉红的水果在送到通路前就会烂掉,农人只能将它们转送或是丢弃。“你知道天气热的时候,果农就是眼睁睁看著释迦熟透然后运不走,那一颗颗照顾得多好啊,”李铭煌叹道,“整车打一打就丢进田里当肥了!”
要处理这些离不开产地的水果,第一需要够大的冰库,才能应付二十几个合作农民熟成的水果以及做成的冰棒,七年来春一枝已经扩张六次冷藏设备。第二关,以释迦为例,几百颗熟的释迦要怎么载?李铭煌砸下重本,以载送鸡蛋的方式一层一层呵护,每次都要派发财车载著二三十层篮子去收。第三,李铭煌坚持用每日盘商喊出的公定价收购这些“走不进市场”的水果,让它们从丢进田里的肥料变成行情价。
共好的坚持,也用在经销商上。
在塑胶产业,李铭煌的客人、上下游卫星厂都是超过二十年的伙伴,以兄弟互称。“互相照顾、信任,不然产品组装出去,出了问题,大家都完蛋啊,”金融海啸时他主动调整价格,只为了确保上下游的品质,同样的道理,他也坚持在春一枝的冰棒当中。
每次收到大笔订单,李铭煌的第一反应都是转单给全台八十余个经销点。去年春一枝收到全国大型通路商的合作邀请,有机会将通路数量一次扩张成现有的六倍以上,李铭煌却拒绝了。“我只能先在没有其他经销的点试卖,不能伤到他们。”他说。
自己接订单利润高出许多;跟大型通路合作,提高营业额。这些为什么不做?“他们都是兄弟,从零到有一路拼上来的,他们不好,春一枝怎么可能好?”
从外人的眼睛来看,春一枝的现行模式几乎是把钞票从手中赶了出去。李铭煌可以把产线外包、撤掉工厂,成本立马少了一半、也没有不断折旧的固定资产。而水果可以不限定熟成的在地水果,他也可以弃手工、改自动,定价上更可以提高售价,销量就算减半了“我的总获利可能还是一样,”李铭煌说,“但用的水果就会变少,”
这些计算他都知道,但他还是把利益从手中推开。
为了果农、通路的利益找自己麻烦,一般人实在看不懂。 “要大家都好,才好的久,”李铭煌为我倒了茶,说出他心底的信念,“如果一切从数字考量,就没了品质,没了品质就没了幸福啊。”
坚持共好,代价是两年的连续亏损跟家庭失和,“我老婆都问我为什么需要过这种生活?”
前两年,年近半百的李铭煌从零开始学,到市集摆摊、到果园看水果,用奔驰车载著冰棒推广,“生活节奏都乱了,我就等一个借口,让我收掉,”两年过去,砸了两千万的李铭煌盼不到损益两平。
“我也没别的选择了,我把最大的成本放在食材里,宁愿包装是简单的,但东西你吃到会再回来,不是用包装去骗你,”产品力一直是李铭煌在塑胶业的竞争力,共好,尤其是对消费者好,是他最终的坚持。
“如果市场真的不给我立足之地,就认了,”话说得干脆,但李铭煌随即又念起台东朋友没工作、有孩子、房子二次贷款等。他拿起桌上的茶壶,一边为我斟茶一边沈思,我不敢搭话,他仿佛回到当时最后一搏的紧张。
一个商场成功的灰发父亲,放著工厂老板的位置不做到市场卖枝仔冰,对台北的朋友、对台东的邻居打了包票说翻身的机会就要来了,但帐面却一直是红的,李铭煌实在没办法,对不住老婆跟员工,终于跟大家说是时候面对现实了,第三年还是无法单月打平就收掉吧。
还好,第三年主妇联盟的长期订单找上了门。
接著食安风暴、本土当道配上台东热,春一枝的共好坚持终于让产品说了话,销售数字攀升,最高峰时台东的工厂聘起了十五个工人,“薪水比台北的还高!”李铭煌笑说。
如今,春一枝已经进入第七年,李铭煌两个孩子退伍后要加入春一枝的行列,“我跟他们说,真的,把别人的利益考虑进来之后,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我以前不知道,我现在告诉你。”李铭煌道出十几年来台东教他的事,并用身教传给了儿子。
“春一枝没有因为把利益分给大家而倒下,是得到大家更多的帮忙而站起来,”他开心的喝下台东来的洛神花茶。
“共好,可以走得更远。你会觉得在那里(共好的系统里)很温暖,很喜欢那一块土地。”一个从台东鹿野长出的新幸福企业,用“共好”开出了一条长路,坚持的台湾企业家做出了一枝藏著大叔梦想的冰棒,一枝实实在在的冰棒。
本图/文由“社企流”授权刊登,非经同意不得任意转载。
原文请见:李铭煌—从冰品的门外汉到年销百万支冰棒:坚持共好,才走得远
更多评论: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延伸阅读:
投资热钱涌进台湾 新创事业受益
马云设百亿基金 台湾青年创业有望
我看马云在台大讲创业
台湾名扬海外 迈向千万观光大国
如何创业一次就成功?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