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吴娟瑜

“成功老化”(Successful Aging)从原本只是一个理想概念,到如今已落实成为进入超高龄(20%人口的年龄超过65岁)世代的趋势。W. Rowe and R. L. Kahn(1998)两位教授提出三项原则来界定“成功老化”。

一、避免疾病和失能。

二、维持认知和身体功能。

三、从事社会活动。

抓对好时机

“成功老化”的做法,若到70~80岁才开始是有点晚了,从年轻起就需要有意识地养成好习惯,至少中年阶段(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中年人的年龄界定是40~60岁)开始执行还来得及。

这个世界毕竟还是很有趣,科技界已预告AI将席卷全球各地,还能成为人类的好朋友,从陪伴聊天、到问题咨询,再到处理家事,多棒的生活助手啊!

再说,有朝一日,若飞天车在空中各处来去,生活世界不再局限于地面上、海洋上,人类自驾飞天车,在安全导航下,世界各地跑(应该说是“飞”了)。

如此美好的憧憬,使得“活得久.活得好”进入许多人们的生涯规划了。

按照两位教授对“成功老化”的推广,大家可以落实这三项“保养、学养、乐养”的做法。

70岁 80岁 生日 快乐 复制空间 礼物 幸福 快乐 有兴趣 欢乐 生活方式 听 寻找 向下看 老 过时的 跟班 现 接收 退休 前辈 微笑 微笑 说 看
图片取自:(示意图123rf)

第一:保养(避免疾病和失能)

汽车、房产这类有形资产都需要进厂维修或重新拉皮,人类的身体同样需要定期调养、长期保固。

“成功老化”的人,从饮食上注重每日有丰富的蔬果、蛋白质的摄取。笔者是以3:2:1原则吸收营养,膳食纤维(蔬果)3,蛋白质(鱼肉)2,碳水化合物(糙米、五榖杂粮)1。“生老病死”多年来深植人类的脑海,认定离开人间之前必定一番折腾,不是病弱就是卧床,如今,医疗观念已改、养生步骤成熟,许多长寿人士,虽有微恙,但还是生活可以自理,还能享受人生,再到寿终正寝。

所以“生老乐死”即将取代“生老病死”,观念跟上时代的人,不想造成家人照顾上的辛苦,早早自个儿安排健康检查,固定追踪,不让三高惹上身。

还有不少人流行“超慢跑”,就在家中客厅看著电视,摆手地活络筋骨,让自己满身大汗,晚上一觉到天亮。

第二:学养(维持认知和身体功能)

“成功老化”的长者出现在社区大学,有的还重新考进大学,正式成为大学生、研究生;也有的参加读书会,出席成长团体,让身心滋润。

失而复学的人更能感受到学习的可贵,也不再拘泥旧思维,以为“越老越煳涂”,反而经历——原来“用进废退”,脑细胞是越用越灵活,而且“做中学、学中做”,让自己感受到“活而有用”的喜悦。

第三:乐养(从事社会活动)

游览车里嘻嘻哈哈的谈天说地,运动场上的滚大球接力赛,又是一番童趣再现;还有到义卖会服务,到医院做志工,组队到海外观摩旅游。

当参与了社区活动,提供了热心的服务,往往可见这批跑腿不落人后的快乐身影,因为有事做,让每一天的日子过得生动有趣。

“成功老化”不是梦

君不见,如今满街跑的银髪长者,背个旅行袋,坐捷运、搭高铁、挤候机室,还有在运动场、健身房、游泳池,大家乐此不疲地走动,外貌、身手,都比实际年龄看来年轻20岁。

总之,“成功老化”不是梦,走在这条路上的人是越来越多,而“保养”、“学养”、“乐养”三“养”步骤正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