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佳燕 家庭医师

从前,孩子不乖教不听、打不改,我们都会感慨无奈地说:“没办法,就是生到这种调皮捣蛋的小孩!”如今,随著医疗的发展,药物的发明,这群孩子被归类为可能是罹犯了“注意力不足过动症”。

因此,像流行病一般,现在四处都听到谁家小孩有过动症,搞得阿公阿嬷、爸爸妈妈、老师们,大家都很紧张,孩子好动、爱讲话、成绩不理想、上课不爱听、功课总是写不完、老是在学校惹事生非….,都很容易联想到:我家的孩子是不是过动儿?就算你自己不担心,亲友邻居、老师、其他家长也会好心好意地提醒你:“是不是带去给医师看一下,比较放心一点?”

我们便会听到带孙子的阿嬷问:“我的孙子整天都一直跳、一直叫,不会停,他会不会是过动儿啊?”一问之下,才知道孙子才八个月大!也有因为两岁的孩子,老是讲不听,父母就怀疑孩子是过动儿的。在整个育儿圈,尤其关心育儿新知的照顾者,呈现“闻过动即色变”过度担心的状态。

身为孩子最亲近的大人,如果孩子有好动、无法专心等行为时,我们除了担心,可以先协助孩子做某些生活的调整。

1. 请尽量让孩子每天睡饱
大人睡不饱,只会打瞌睡,但是小孩睡眠不足,行为表现跟过动儿差不多。最近的研究更指出,即使是注意力不足过动儿,如果能培养好的睡眠习惯,他过动的情况也会改善。

2. 想想看,孩子的活动量足够吗?
正值生长发育年纪的孩子,每天都需要大量的运动,如果只能在教室活动,绝对是不够的,当然会坐不住。孩子需要自由玩乐的时间,也需要激烈的运动。散散步、玩玩沙,对孩子而言不算运动,他们需要打球、踢球、跑步、游泳…..的时刻。运动的频率,尽量是每天都有,不是周末才全家出游。更何况全家出游,经常是去逛大卖场、百货公司,这只能算是休闲活动,不是运动。

3. 反省孩子的饮食
孩子每天喝多少含咖啡因的饮料与食品?像红茶、绿茶、巧克力…,多少甜食?这类的饮食,容易造成孩子精神亢奋。

4. 上课无法专心,亲师沟通更形重要
许多孩子是在上学之后,才被提醒孩子似乎需要特别的教育方式。此时,先不急著认定就是孩子有问题。请先了解老师的教育理念与班级管理的方式。因为有时候遇到规矩要求严格,教学一板一眼的老师,对一向有主见,又自在习惯的孩子,要适应这样的老师,需要很长的磨合期,甚至容易产生对立性行为,这是正常的过程,并非异常的表现。需要老师有耐心地等待,以及逐步渐进式的引导。

同样的,老师如果发觉孩子上课无法专心,下课与同学互动,容易起冲突,也需要进一步了解孩子的家庭状况、父母管教孩子的态度与方法,有没有被家长暴力对待?是不是被忽视的孩子?家里成员互动的情况如何?

在孩子有困难时,透过同理心,让孩子相信大人是来帮助他,不是来惩罚他的,关心与理解孩子所遇到的困境,让孩子愿意把内心的愤怒、担忧、任何不舒服的遭遇和感受,与大人倾谈,往往我们会发现,问题不是出在孩子,而是出在大人的误解。

针对好动孩子的6个小撇步
1. 上课时,请尽量找机会让坐不住、无法专心的孩子,起来活动。
2. 下课时,请一定要到操场去玩耍跑跳,千万不要处罚这些孩子不准下课,孩子没有下课,下堂课更无法专心上课!
3. 放学后,请让孩子参加运动型的社团与才艺班,如熘直排轮、跆拳道、跳舞、踢足球等。
4. 如果要写功课,请分段进行,例如写十五分钟,出去玩二十分钟再回来继续写。
5. 要教导孩子不要与同学拳打脚踢,不是用嘴巴劝导,而是要实地演练。
6. 最重要的是,请看到孩子的亮点。孩子需要夸奖赞美,请公开夸奖孩子的好,让他对自己有信心,在学校、在家里,有存在的价值感,让他以自己为荣,他会表现得越来越令人刮目相看。

请先这样做一段时间,如果孩子仍然问题重重,他自己也非常困扰,已经严重影响到他的人际关系、学习成果时,再寻求专业的协助。

延伸阅读:
心理师吴欣怡:注意力难/不难?!
培养出孩子的耐心,爸妈不可忽略的5大关键!

本图/文由“BabyHome”授权刊登,非经同意不得任意转载。
原文出处:怀疑孩子是过动儿前,大人可以做的10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