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文 /钟艺
语言习惯和思考习惯其实是相通的,很多时候是语言习惯左右着我们思考的方式,而不是思考方式决定我们语言的习惯。这个论断最好的说明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式的说话方式会逐渐让你习惯性的将自己的感受当做对周围事物的客观评判,陷入被很多人诟病的“自以为是”。
人说的话分为两种,一种是对事实的描述,另一种是对感觉的陈述。“这盆花是玫瑰”,这是事实,“这盆玫瑰很香”,这是感受。从这个小例子中你大概就能了解到这两种说话方式的差别。我们回顾自己与身边人的争议,会发现大多数情况下,是我们把对某件事情的自我感受错当成了事实,而双方就彼此不同的感受在较劲,最后争来争去,没有实际意义。
父母常喜欢说“你这孩子怎么那麽让人不禁心,叫人操心!”,每当听到这句话,我们一般都会顶回去“不是叫你们不要管我吗?我自己挺好的。”父母的话语,其实是典型的在表达自己的感受,操心这件事情是他们的主观认知,同样一件事情,放在别人身上可能根本不值一提。所以“叫人操心”不是客观事实。那麽我们为什么会听到这句话之后很不爽呢?因为自己被父母盖棺定论了——“你就是个让人不放心的人”,听到这种评价自然是不舒服的。
沟通障碍出现的原因,大多数是出于“没有处理好事实描述和感受陈述两者之间的关系”。接着分析上面提到的例子,如果父母的措辞换成“我就是不放心你,我总是会担心你”(陈述他们的感受),你会不会觉得舒服一些?父母之前带有攻击性的关心,瞬间变成了柔软和贴心,如果你敏感一些,甚至还会觉得是不是自己做的不够好,让父母担心了。这种转变的背后,其实就是父母用话语在表明自己的感受,而不是盲目的将自己的“不适情感”变成对你的客观评价。
可以将自己的感受和客观的事实区分开的人,一般说起话来都比较讨人喜欢。有些人说“你这样做实在是过分”,而有些人会说“你这样做我个人不大能接受”,这两种说法虽然表达的根本意思是一样的,但听上去的感受却大不一样。如果你要表达的是感觉,那就需要说明这是自己的感觉,不要把这种感觉放大到以至于变成一种事实。
所以,说话的时候要留意不要让对感受的陈述混淆成对事实的描述,否则久而久之,我们的大脑也会分不清楚什么是真实存在的事实,从而影响到我们对世界的判断,总是活在自己打造的宇宙中心里。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