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侯刚本
可能是因为身为语艺学者的我,对于修辞用语的这件事情,会比常人格外敏感所致;以至于身为我的家人无形之中,面对日常生活“该怎么说话”的言行举止,自是比一般家庭多了几分的意识与自觉:关于夫妻之间适切的对话、关于亲子之间合宜的应对……;正因为家人互动之间基于“三思而后言”的互重机制之下,日久便形塑出一种行礼如仪的沟通模式。有些人(家庭)可能觉得和家人(最亲近的人)养成如此谦恭有礼的对话方式,或许太假掰甚至小题大作;但身为一家之主的我总认为,人与人之间本就应该创建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互动,尤其是必须每天见面的人(家人、学校同学师长、邻居、同事…..等)更应该如此。也就是说,愈是亲近的人,愈要注意自己修辞的精确性与表述修辞时正确的态度。于是,即或当前家中家女葳葳正值青春叛逆时期,但是长年以来和父母在家里所创建的沟通模式,这孩子自有一定的分寸与教养。
国民义务教育时期的公立学校,校园生活俨然是一个龙蛇混杂的小型社会具体缩影。尤其当孩子愈长愈大时,同学之间随著成长历程的学习见识与生活经验,日亦显现社会化的举动势在必然。倒是青少年阶段同侪之间特有的次文化沟通互动模式,总在互动之间难掩彼此飞扬青春的恣意轻狂。
小真,葳葳的同班同学,一个个性带有侵略性的孩子。在学校重新分班初次与葳葳同窗初期,那孩子对葳葳所献尽的殷勤,完全应验了《论语》“小人之交甜如蜜”的智者古语。由于平常我们有教育孩子,只要和每天朝夕相处的人(包括校园师长同班同学),在言行举止上一定要格外地留意。因此,在师长的眼中,葳葳是一个家教甚好的孩子。在同学的眼里,葳葳则是一个有礼貌的小孩。反倒是总把葳葳当最好的朋友的小真,自觉和葳葳混熟了以后,诸多未经修饰夹带情绪的粗言恶语,便纷纷毫无保留“口无遮拦”地脱口而出。倒霉的葳葳,每天被一个像小真这样的同学纠缠,并要遭受小真宛如不定时炸弹那般,有意无意地言语霸凌与情绪勒索,久而久之葳葳也开始和小真保持距离。
某次,小真的父亲在我开会的当儿,夺命连环Call地狂拨著我的手机。明明一个当下不方便讲电话的时机,却被电话那头这样索命催魂无理地强逼搅扰。通常略有现代信息社会礼仪概念的人都知道,移动电话那头的人当下第一时间未必方便接听来电。因此,“你现在方不方便说话”早已成为礼貌性开场白的手机文明基本礼节。那时,正当我好不容易排除万难出去接听小真爸爸的电话,未料电话接通后的那头,先是遭小真父亲噼头一顿无理地叫嚣谩骂,本位主义式地指控我为何不接他的电话。直到一顿排山倒海的叫骂过后,原以为小真的爸爸因为什么重大的要紧事,Call得如此地大惊小怪。到头来,原来只是一些非常鸡毛蒜皮的芝麻小事。
通常以我的个性,如果碰到像小真或小真父亲这样的人,适时的情况我会采取恰如其份的反击。可是葳葳这个孩子心地较父亲温顺善良许多。因此,为求同侪生活之间保有一定的尊重与界限,我们只好训练自家孩子和那些较粗线条的野性同学,在基本礼貌性的生活互动前题之下,自主性地和对方敬而远之地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从小真平日在校园对葳葳的言行举止,乃致扩展到小真父亲那通莫名奇妙索命连环电话的延伸推论:可想这户人家从最基本“家庭沟通模式”的修辞与态度来看,言说者总是站在一个本位主义的立场,完全不懂得体贴与尊重他人的感受;导致当这种粗线条的沟通对话,一旦将人际关系慢慢延展至邻舍、校园、职场……等社交场合时,当下沟通情境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言说状态不难想见。
如果说,“修辞是言说的化妆品”;那麽,言说者当下在说话时的态度与举止,更是一个人在与他人进行沟通与对话时,在化好妆之后所必须审慎考虑整体搭配的形象组合概念。或许不善修辞的人,未必是一个没有文明的人;但是(在正常沟通情况下)一个举止态度不好的人,肯定是一个没有教养的人。因此,从沟通模式之中,便可检视出一个人面对生活所展现出来的文明与教养。
看看别人,想想自己。进退应对,不忘自省。
更多评论: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延伸阅读:
袁贵仁袁部长火了
北市YouBike拟收费 回归使用者付费
网络直播参与青年创业政策
媒体造神 看腻柯P了吗?
关于“运将宣教士”的行车联想
Polygon recent comments